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描述逻辑的地理本体融合方法。首先约定两个本体当中的等价概念作为基于规则的逻辑推理起点,再分别从直接推理与传递推理角度讨论了本体概念、角色及其相互间的等价、蕴涵、重叠与相离等匹配关系,依次将一个本体中的概念与角色逐渐并入另一个本体中,并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融合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天气情感地图是一种表达情感相关的专题地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博语义的天气情感地图设计方法,基于程序获取了合肥市区2016年6月20日至2016年7月10日暴雨期间带有地理位置的新浪微博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及标准化处理,利用情感词库,结合人工判读,将暴雨天气过程相关情感微博文本数据分为8种情感类别,设计了8种情感着色,结合GIS格网技术与核密度分析方法,制成暴雨天气过程前、中后期情感地图,并分析了暴雨天气过程3个阶段中微博用户多维情感变化。该研究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在突发性天气灾害过程中制定救助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Arc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利用ArcEngine组件设计了面向空间离散点和区域多边形空间权重矩阵生成算法,使用C#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用该算法对郑州市GDP数据构建了两种空间权重矩阵,并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南泥湾油田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陕甘宁盆地东部,陕北单斜带的南泥湾油田为研究对象,在对烃源岩、三角洲沉积相、储层结构、空间类型、孔隙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分类体系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地理信息交互与共享。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陆地水系(GB/T 13923-2006)分类标准为例,借助地理要素的元概念特性抽取要素描述语义,利用形式化分析方法获取形式概念表及概念格Hasse图,通过格-树转化的方法,得到具有直接包含关系的陆地水系层次分类。该方法消除了原有分类系统当中存在的概念重叠与语义交叉,是对现有分类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动态分段思想在公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动态分段是一种全新的线性特征的动态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公路线性特征的动态分析问题,实现公路图形和属性数据间的双向动态可视化查询。文章以Arc/Info为代表,分析了动态分段技术的原理,结合VB6.0、MapObjects2.2和Access,初步介绍了公路GIS中动态分段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并探讨了如何实现公路GIS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粒化理论的地理本体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形式概念分析地理本体,再引入粒计算理论,在不同粒度下约简概念格完成本体融合,认为地理融合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利用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和水利空间数据进行融合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以创新型洛阳建设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创新型城市的概念与内涵的探讨,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洛阳市情的全面和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创新型洛阳建设为例,提出了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建构、功能联动和要素组合,并从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有关政策建议,并由此为建设创新型河南提供科学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地形图数据中的地貌要素进行基于空间特性的数据挖掘,派生得到三种新的专题地图数据,即平均坡度图、景观敏感度图和流域比降图,分别阐述制作这些新专题图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GIS在地质中的应用,地质GIS数据模型在几何描述与表达方面日趋完善,但是对地质构造现象的语义描述与表达却较为有限,制约了地质研究者对地质GIS地理解与应用。为了增强地质GIS数据模型中的语义信息,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通过地质对象来统一描述和表达地质构造现象的几何与语义特征,设计了几何与语义统一的区域地质构造GIS数据模型。本文设计了基于"词汇概念-名词解释-几何图例"的地质构造现象的语义三角描述方法。依据区域地质构造的语义特征,采用线性分类法将区域地质构造现象划分为3个大类、10个中类和33个小类,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地质构造现象的基本要素集和要素类,并基于地质对象之间的几何和语义关系,建立了区域地质构造现象要素的基本几何网络。采用ArcGIS Diagrammer Geodatabase建模工具,构建了几何与语义统一的地质GIS数据模型。最后,以宁镇山脉区域地质构造现象为例对该数据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