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地球科学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用NMR和XPS技术研究了Li2S─B2O3(─LiBr)体系硫氧化物玻璃的结构,结果指出,4─配位硼分数N4仅仅由玻璃Li2S/B2O3摩尔比决定.而与LiBr含量无关,这表明Li2S作为变形剂参与了玻璃网络形成,而LiBr仅作为参杂剂溶解于玻璃基体中,并进入网络间隙。含LiBr玻璃7LiNMR谱运动变窄说明Li+离子是移迁离子.S2p的XPS解析谱证实了玻璃中桥硫和非桥硫的存在.Lils结合能值显示出Li+离了迁移的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以溶胶-凝胶-酯化法在220℃即可得到纯相的LixMn2O4(0.762<x<1.139)尖晶石粉体材料。它在880℃时发生立方相向四方相的转变:900℃-1000℃间,四方相渐变为正交相LiMnO2,过程中有Li2MnO3生成。应用SEM、TEM观测了材料的粘度及形貌,其粒度10-40nm,粒子间极易团聚成为1-206μm的团块。以BET法测其比表面为3.6m2/g。  相似文献   
3.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L i Mx Mn2 - x O4( M=Cr、Al;x≤ 0 .2 )尖晶石相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SEM表面观测显示材料的晶形好 ,粒度均匀 ,粒径小于 0 .5微米。电化学测试表明 ,低水平量 ( 0 .0 2≤ x≤ 0 .0 5 )的 Cr、Al掺杂材料初始容量稍有降低 ,但却较大地改善了循环性能。在 L i Mx Mn2 - x O4中 ,掺 Al降低了 L i+、Mn3+占位的无序度 ;Cr3+和 Al3+取代了其中的部分 Mn3+ ,占据八面体位 ( 16 d) ,抑制了 Jahn-Teller效应 ,增强了尖晶石骨架的稳定性 ,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在 3.0~ 4.3V的充放电过程中 ,材料中的 Cr、Al都保持 +3价不变 ,不发生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4.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MxMn2-xo4(M=Cr、Al;x≤0.2)尖晶石相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SEM表面观测显示材料的晶形好,粒度均匀,粒径小于0.5微米.电化学测试表明,低水平量(0.02≤x≤0.05)的Cr、Al掺杂材料初始容量稍有降低,但却较大地改善了循环性能.在LiMxMn 2-xO4中,掺Al降低了Li+、Mn3+占位的无序度;Cr3+和Al3+取代了其中的部分Mn3+,占据八面体位(16d),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增强了尖晶石骨架的稳定性,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在3.0~4.3V的充放电过程中,材料中的Cr、Al都保持+3价不变,不发生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溶胶─凝胶─酯化法合成LiMn2O4尖晶石粉体材料,用FT—IR、TG—DTA以及XRD研究了LiMn2O4的形成机制。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凝胶的形成和干凝胶的分解两阶段,前体物在液相中经络合、酯化、聚合而形成凝胶,不同的投料Li/Mn(摩尔比)值使凝胶分解形成LiMn2O4经历不同的反应历程,也使产物具有不同的物相组成。  相似文献   
6.
以库仑滴定法测定了实验电池Li/DME+EC-LiPF6/LiMn2O4的EMF曲线,有三个放电平台分别位于4.08V,3.97V及2.98V,4V区平台较宽。800℃烧结的样品初台放电容量为126mAh/g,低温样品的容量衰减较小。  相似文献   
7.
纳米结构材料的模板合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介于体相和原子 (或分子 )的性质之间 ,前者可以用经典物理学来说明 ,而后者却要用量子原理来解释。由于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 ,使纳米材料具备不同于常规材料的新特性。纳米材料不仅在物质科学、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 ,而且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科学与技术已被公认为 2 1世纪高科技的基础 ,其中如何实现对纳米粒子的结构控制和组装更是当前极富挑战性的课题。简要介绍模板合成技术及其在合成纳米结构材料 ,特别是纳米金属材料、电极材料和半导体材料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8.
以库仑滴定法测定了实验电池Li/DME+EC—LiPF6/LiMn2O4的EMF曲线,有三个放电平台分别位于4.08V、3.97V及2.98V,4V区平台较宽。800℃烧结的样品初始放电容量为126mAh/g,低温样品的容量衰减较小。应用交流阻抗法测定LiMn2O4的电导率,在室温下为10(-7)S/cm;超细LiMn2O4粉材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10(-9)10(-8)cm2/s),且随插入锂量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