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比观察本院1995~1999年上半年4年半间,收治膀胱结石行膀胱切开取石术60例,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常规应用抗生素的结果。目的探讨膀胱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价值。1对象与方法 行膀胱切开取石术60例,随机分配预防用药组30例,常规用药组30例。预防用药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75岁,平均56.6岁;常规用药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2.5~70岁,平均58岁。术前60例均尿液分析,预防组中男性4倒尿液WBC+,女性8例尿液WBC++;常规组中男性 5倒尿液…  相似文献   
2.
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11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了Cyclin D1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本组病例的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4.55%(82/110);生存时间≤5年及≥10年者,其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22%(51/53)和40.54%(15/37);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由此揭示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89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新辅助化疗提高乳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及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89例乳腺癌病例采取CMF及CEF两种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肿瘤、腋窝淋巴结及转移灶的变化,为手术切除提供较好的条件.[结果]新辅助化疗总的有效率为69.66%,其中CMF方案有效率为50.00%,蒽环类方案有效率为73.97%.[结论]新辅助化疗疗效与肿瘤临床分期无关,蒽环类化疗方案效果优于CMF方案,术前化疗为根治性手术及保乳手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男性乳癌特征分析(附3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男性乳癌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男性乳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合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男性乳癌少见,病因不清,发病多在50岁以上,临床病例晚期多见,容易侵犯皮肤及胸肌,乳头常受累,可伴乳头溢血,淋巴结转移较早,雌激素受体阳性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主要是改良根治术,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预后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结论:男性乳癌晚期多见,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预后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测定乳腺癌细胞内雌激素受体,以判断肿瘤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和预后,利用^125碘标记17α-乙烯雌二醇-3-醋酸酯在不同ER含量的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进行生物学分布研究,观察其与受体含量的关系,淡进一步进行肿瘤ER显像奠定基础。每只鼠尾静脉注射示踪剂92.5kBq,2小时后处死,测定其肿瘤及重要组织器官每克组织中放射改性摄取率及肿瘤与非肿瘤放射性比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腋窝处皮瓣外固定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5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共115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外固定组(52例)和对照组(63例),外固定组术中使用腋窝处皮瓣外固定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小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中腋窝处皮肤外固定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引流量,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皮瓣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石灰水烧伤多因建筑施工时不小心所引起 ,一旦烧伤 ,以面、手、眼多见 ,且均较严重 ,特别是眼烧伤更严重。我院于 1998~ 2 0 0 0年收治此类烧伤病人 1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13~ 6 0岁 ,农民 8例 ,学生 2例 ,烧伤面积 1%~ 8% ,平均 6 %TBSA ,浅Ⅱ度烧伤 7例 ,深Ⅱ度烧伤 3例 ,面部烧伤 9例 ,双后烧伤 6例 ,眼烧伤 8例。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烧伤后立即用清水冲洗10min以上 ,入院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 ,1‰新洁尔灭消毒。烧伤面手用五黄油、磺胺嘧啶锌软膏及氟哌酸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177个)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切除术后病例,评价其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后彩超显示肿块均完整切除.术后并发乳房皮下淤血8例,局部血肿2例,随访发现局部复发1例.全部病例均未发生感染及血气胸等情况.结论:麦默通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尤其在美观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乳腺癌P62Cmyc蛋白表达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107例乳腺癌标本进行P62Cmyc蛋白检测。结果:P62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3.55%(68/107),在生存时间≤5年、>5年<10年及≥10年者,其P62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00%(47/50),65.00%(13/20)和21.62%(8/37),表明P62Cmyc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晚、组织学分级高及腋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况关系不大。由此提示:P62Cmyc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陶苹  田超  李卉  龙启明  胡锐 《四川医学》2012,33(12):2041-2043
目的探讨ESR1基因XbaⅠ遗传多态性与乳腺增生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分别检测89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研究组)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ESR1基因XbaⅠ遗传多态性。结果 ESR1基因XbaI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X等位基因患乳腺增生症的风险是x等位基因的0.551倍。结论 ESR1基因XbaⅠ遗传多态性与乳腺增生症的发病有关,突变基因增加了乳腺增生症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