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在测定不同痰量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呼吸阻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IOS测定16例健康人和46例不同痰量COPD老年患者的呼吸阻抗。结果 气道阻力检测均表现为从健康组、少量痰组、中等量痰组、大量痰组逐步增高趋势。4组间两两比较在周边气道(R5-20,X5)除健康组与少量痰组之间外均表现为黏性及弹性阻力显著性差异,在中心气道(R20)只有在分泌痰量相差较大时(健康组与中、大量疲组,少量与大量痰组之间)才有显著性差异;响应频率Fres是最敏感指标,尤其在健康组与少量痰组之间比较表现显著性差异。结论 IOS可以作为反映COPD不同痰量患者呼吸力学的客观定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碘仿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对拔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拔除磨牙的病例,分为对照组拔290颗牙,用药组310颗牙。对照组拔牙后拔牙创面咬无菌干棉条30分钟止血,用药组碘仿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后。咬无菌干棉条30分钟止血。术后7天复诊,观察拔牙创面愈合情况。结果:(1)对照组干槽症的发病率为6.2%,用药组干槽症的发病率为0.3%。(2)牙槽窝的大小和创伤大小是引起干槽症的主要原因。结论:牙槽窝局部填塞碘仿明胶海绵可预防干槽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α-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仅见于 2岁以下的婴幼儿 ,多数是 1~ 6月的小婴儿。此病起病急 ,病情重 ,流行广 ,目前尚缺乏特殊治疗方法。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干扰素治疗该病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和分组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根据陈惠中等[1] 诊断标准 ,30例患儿均为解放军第八一医院住院患儿。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 2 4个月 ,家族史无特殊。患儿均具有发热、咳嗽、喘憋、呼吸和心率加快 ,肺部闻及中小湿口罗音 ,胸部X线可见肺纹理增粗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情况,为进一步揭示RUNX3的失活机制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5种乳腺癌细胞(MCF-7、T47D、SKBR-3、MDA-MB-231和BT-549)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RUNX3的蛋白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来普霉素B(Leptomycin B)抑制RUNX3的出核,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改变,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RUNX3的蛋白表达和亚细胞定位的改变。结果:与MCF-10A细胞相比,5种乳腺癌细胞系中RUNX3的核定位减少、胞浆定位增多。经Leptomycin B处理后,CCK-8实验结果显示5种乳腺癌细胞的活力明显减弱,EdU染色显示5种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显示5种乳腺癌细胞胞浆中的RUNX3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胞核中的RUNX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细胞中均存在RUNX3的胞浆转位失活现象,针对性地逆转RUNX3的出核过程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可能成为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次生代谢产物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连及黄连花薹抗菌作用机制差异。方法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检测平台,自建黄连及黄连花薹次生代谢产物数据库(MWDB),通过代谢物信息公共数据库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黄连花薹和黄连的次生代谢组差异,筛选含量相对较高的黄连花薹18个代谢产物和11个黄连代谢产物,借助BATMAN-TCM数据库获取成分作用靶点,于UniProt数据库中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通过GeneCards检索抗菌基因,使用Venny平台获得成分和抗菌的交集基因。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并通过GraphPad Prism软件和OmicShare数据库绘制柱状图及高级气泡图使结果可视化。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对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对比二者抗菌差异性。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得到黄连发挥抗菌有效活性成分比黄连花薹少5个,抗菌靶点比黄连花薹多55个;预测黄连和黄连花薹对抗菌作用的共同成分为槲皮素和小檗碱;参与抗菌作用的不同关键基因有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过氧化氢酶(CAT);涉及的不同关键通路有疟疾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结论 黄连与黄连花薹主要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发挥抗菌作用,可为黄连和黄连花薹抗菌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同时为黄连花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刘圣  唐丽琴  陈象青  陈礼明  张善堂  魏瑜 《中草药》2008,39(7):1044-1048
目的 探讨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大鼠糖尿病肾病(DN)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3个CRCC(1.09、2.18、4.36 g/kg)治疗组、消渴丸治疗组,30 d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Scr)、胰岛素(INS)、尿蛋白(Upro)及血液流变学;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CRCC治疗组糖尿病大鼠FBG、BUN、Scr及Upro水平降低,INS升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I)、红细胞刚性指数(IR)和纤维蛋白原的量(fib)降低,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变形指数(IED)无变化;肾组织形态学异常和超微结构病变改善.结论 CRCC对早期DN大鼠微血管病变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延缓慢性病理进展,但不能阻断DN,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7.
RAPD技术在中药材道地性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瑜 《海峡药学》2008,20(10):148-150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是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遗传分析技术,它可在对物种没有任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情况下进行分子多态的检测,目前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中药材研究.本文主要对目前应用RAPD技术研究中药材道地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化痰消瘀法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中医所说的鼾证,包括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睡眠低通气综合征(SHS)等。临床上以OSAHS最为常见。OSAHS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国外资料显示,OSAHS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2%~4%,是多种全身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严重性、重要性和普遍性较过去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本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起病之时多伴有发热、咳嗽、咳痰,或有鼻塞流涕。发热是预示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指标之一,若控制不佳,往往会导致病情恶化[1]。笔者随江苏省医疗队驰援湖北黄石地区,在黄石有色医院工作期间,对收治的新冠肺炎非重症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缓解发热症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兹举3则典型案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m macroglobulinemia,W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骨髓,伴有单克隆IgM的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1]。WM的发病率为3.8/1 000 000,占所有血液恶性肿瘤的1%~2%,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本病好发于男性,诊断中位年龄为63~68岁,大多数(55%~70%)新确诊患者为男性,白种人常见,白种人与黑种人的发病比例为4.1∶1.8,黑种人生存期较短[1]。多数WM呈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