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颜美莹  张清媛 《中国肿瘤》2017,26(3):214-218
他莫昔芬是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一种抗雌激素类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国内外的许多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他莫昔芬可以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文主要对他莫昔芬的治疗现状及其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预测因素、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以及预防和管理进行系统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颜美莹  张清媛 《中国肿瘤》2018,27(9):721-725
摘 要:[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5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ROC曲线下面积方法计算出BMI的界点,并对患者进行分组,评估BMI对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653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其中BMI<25.7kg/m2组患者458例(70.1%),BMI≥25.7kg/m2组195例(29.9%)。与BMI<25.7kg/m2组患者比较,BMI≥25.7kg/m2组患者年龄较大(?字2=20.423,P<0.001),绝经后患者所占比例多(?字2=22.261,P<0.001)。BMI<25.7kg/m2组患者的DFS显著地长于BMI≥25.7kg/m2组(P<0.001)。然而,两组之间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66)。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Ki-67水平、p53表达和BMI均为影响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不良因素。[结论]超重与肥胖是影响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乳腺鳞状细胞癌病灶的超声、磁共振、X线钼靶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间的术后病理或粗针穿刺诊断乳腺鳞状细胞癌38例患者的超声、磁共振、X线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及术后的病理资料。[结果]乳腺鳞状细胞癌38例,腋窝淋巴结未转移共24例(63.16%)。乳腺鳞状细胞癌病灶的超声表现主要为形状不规则(81.58%,31/38)、边界不清(65.79%,25/38)和低回声为主(60.53%,23/38)。MRI特征主要包括形状不规则(68.18%,15/22)、边界不清(68.18%,15/22)、增强模式以不均质增强为主(81.82%,18/22),TIC曲线以Ⅱ型为主(72.73%,16/22)。肿块型病灶的X线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形状不规则(77.78%,21/27)、边界不清(70.37%,19/27)和高密度(66.67%,18/27)。乳腺X线表现可见钙化者占82.14%(23/28)。相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多为不均质强化(P=0.046),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更容易出现钙化的超声表现(P=0.015)。[结论]乳腺鳞状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大多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不规则肿块,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特定影像学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