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3株肺癌细胞中9个肿瘤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部分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进行评估.方法通过甲基化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法(MSP)结合DNA测序来确定3株肺腺癌细胞株(A549,SH77和SPE-A-1)中9个基因的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APC,CDH13,DAPK1,MGMT,MYOD1,p16INK4a,p73,RAR-β和WT1基因.同时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来量度下列5个基因的表达:CDH13,MGMT,MYOD1,RAR-β和WT1基因.结果在9个受检基因之中,下列4个基因在三株细胞中均呈同样的甲基化谱式:仅有去甲基化:APC和DAPK1,以及兼有甲基化和去甲基化:p73和p16INK4a.而其余5个基因则表现为不同的甲基化模式.尽管,这5个基因的表达谱式大体上符合其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表达静息的原则,个别的例外亦是有的.这提示着与DNA甲基化状态无关的机制可能也会参与该基因的表达调控.结论肺癌细胞株中的肿瘤相关基因的启动子CpG岛的过甲基化可与该基因的表达状态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量右心耳壁厚度及梳状肌间凹深度,为临床心房起搏电极的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将50具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的右心耳,按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分成内上、外上、内中、外中、内下、外下6个区域,测量各区的心肌壁厚度及梳状肌间凹。另用5具尸体于福尔马林处理前后行上述数据测定,以获得心壁厚度和梳状肌间凹深度的增减百分率,并对50具处理尸体的测值作校正。结果 50具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和5具未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的心耳壁厚度和梳状肌间凹的深度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女性右心耳较男性小(P〈0.05)。结论 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的测值校正后能反映新鲜尸体的情况。右心耳内上、外上区域(梳状肌间凹的深度〉6mill)适宜翼状电极定位。内上、外上及内中区域(心耳壁厚度≥2mm)用螺旋电极定位是安全的;女性患者电极定位要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与乳腺癌细胞株间药物敏感性差异相关的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异常,为DNA甲基化异常作为临床化疗敏感性预测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用MTT法测定3种乳腺癌细胞株(Bcap-37、T47D和ZR-75-30)对9种化疗药物(紫杉醇、紫杉特尔、长春瑞宾、5-氟尿嘧啶(5-FU)、双氟去氧胞苷、表阿霉素、丝裂霉素、依立替康和顺铂)的敏感性;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23个基因在3种乳腺癌细胞株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受试的3种乳腺癌细胞株仅对5-FU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其中Bcap-37(IC50>:317.386μg/mL)对5-Fu相对耐药,而ZR-75-30(IC50:6.676μg/mL)和T47D(IC50:73.076μg/mL)对5-FU相对敏感.23个基因中,有6个基因:ABCC8、CHFR、BMP3B、LOX、PRSS21和RASSF1A在敏感和耐药细胞株中的甲基化状态有差异.其中ABCC8、CHFR和BMP3B在5-FU耐药细胞株中呈相对高甲基化状态,而LOX、PRSS21和RASSF1A则在对5-FU敏感的细胞株中呈相对高甲基化状态.结论: 本研究所发现的6个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能与乳腺癌细胞株对5-FU化疗敏感性相关,为下一步进行临床评估和机制探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新生鼠脑外伤后神经元变性的机理。方法:建立新生7d大鼠顶叶皮质脑挫伤动物模型,在脑外伤后2h、6h、24h对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进行电镜观察。结果:神经元有两类改变:(1)神经元树突和胞体呈巨大膨胀。早期内质网池扩大,线粒体致密和浓缩;此后内质网空泡化,线粒体进行性肿胀和空泡化,多聚核糖体从粗面内质网上解离,并散在于胞浆。核的改变出现于胞浆改变明显之后。核染色质由簇状集聚于核膜下呈钟面排列到向中央积聚成轮廓不规则的团块。轴突基本正常。(2)胞浆和胞核均浓缩,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结论:内源性兴奋毒对未成熟脑创伤性神经元变性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对新生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新生7 d 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MK-801 1 mg/kg,并且细分为创伤前30 min给药、创伤即刻给药和创伤后30 min给药3个亚组).造模24 h取材,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创伤后30 min给药的神经细胞出现胞质和核染色质的浓缩深染,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空泡;创伤即刻组的神经细胞胞质内线粒体有肿胀,但胞核的变化不明显.结论:适时和适量运用MK-180能延迟神经细胞核染色质和粒线体的变性损伤,使之停留在损伤早期,为临床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专业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性课程中引入PBL教学,设计实施适合基础医学课程的PBL。文章探讨了在整合性课程模块之一,即泌尿系统中进行PBL教学实践及研究。经研究发现,PBL教学的运用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内化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动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总之,PBL显著提高了基础医学整合性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应用于基因治疗。构建、包装含CD基因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构建含CD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表达载体pLCDSN基础上,以重组表达载体pLCDSN转染包装细胞PA317,pLCDSN整合入PA317染色体中。结果:CD基因获得表达且包装出具有感染能力的假型逆转录病毒。以该假型逆转录病毒感染NIH/3T3细胞,逆转录病毒重组表达载体pLCDSN整合入NIH/3T3细胞染色体中,CD基因获得表达。5-FC对有CD基因表达的包装细胞PA317(pLCDSN)和NIH/3T3(pLCDSN)产生杀伤毒性。结论:我们已成功地构建、包装了含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CDSN且具有感染能力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该工作为以逆转录病毒介导的CD基因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生鼠脑损伤性神经变性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由于儿童脑的发育尚未成熟,加上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临床处理不当将影响其生长发育。对未成熟脑损伤性神经变性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7dSD大鼠顶叶皮质脑挫伤动物模型,观察大鼠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 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形态实验室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电镜室。 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6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神经形态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电镜室完成。19只新生7d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手术对照组2只和正常对照组2只。 方法:实验组用自由落体脑外伤装置建立新生7dSD大鼠顶叶皮质脑挫伤动物模型。手术对照组除无自由落体重力锤撞击外,麻醉、头部皮肤切开等操作与实验组相同。正常对照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经常规电镜处理,于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的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19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电镜下,实验组神经元有两种类型的形态改变。其一为神经元树突和胞体呈巨大膨胀,伴随着细胞器的改变。早期内质网池扩大,线粒体致密和浓缩。此后内质网空泡化,线粒体进行性肿、胀和空泡化,多聚核糖体从粗面内质网上解离,并散在于胞浆中,核的改变出现于胞浆改变明显之后。核染色质由簇状集聚于核膜下呈钟面排列到向中央积聚成轮廓不规则的团块。轴突基本正常。变化二为胞浆和胞核均浓缩,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空泡。②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细胞均无异常改变。 结论:脑损伤后脑细胞肿胀、胞浆和胞核均浓缩,对未成熟脑刨伤性神经变性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上海地区膀胱癌患者尿沉淀细胞中3个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谱式异常频率,继而评估其应用前景。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分析尿沉淀细胞DNA中DAPK1、bcl2和hTERT3个基因的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并通过RTPCR方法评估DAPK1基因在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状态。结果:对膀胱癌细胞系中DAPK1基因的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mRNA水平上)所做的分析,确立了高甲基化状态与表达静息化之间的相关性。对46例临床确诊的膀胱癌患者和84例非膀胱癌对照(包括前46例术后的36例)的尿沉淀细胞中DNA甲基化的分析发现,仅bcl2基因的高甲基化见之于28.3%(13/46例)的膀胱癌患者,而84例的对照中均为去甲基化状态。结论:在美国膀胱癌患者尿沉淀细胞中频发DNA高甲基化的靶点在上海地区膀胱癌患者人群中频率很低,因此寻找在后者中频发DNA高甲基化的新靶点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隔—下托投射定位关系。材料与方法:1%WGA—HRP与l0%HRP混合液用微量注射器注射人大民背侧下托,存活36h,取材。海马切片用H2O2—DAB明显色确定注射点位置,隔区切片用TMB显色显示逆行标记神经元。结果:HRP逆行标记细胞主要出现于同侧内侧隔核(MS)和斜带核(NDBV),Bregma点0.70mm-0.48mm的平面上达到高峰。对侧MS和NDBV仅见少量逆行标记神经元。结论:下托接受同侧MS-NDBV大量神经元投射,其中背海马下托前部与MS—NDBV的中部存在明显定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