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脑胶质瘤术后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的远期疗效, 以探索更好的术后放疗方法。   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放疗的83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并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 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差异。   结果  所有83例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3%和72.2%, 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及常规放射治疗组3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5%、78.2%和66.9%、64.1% (P=0.015、0.018)。分层分析显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主要提高了手术未完全切除肿瘤患者以及病理分级为Ⅲ~Ⅳ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结论  与术后常规放疗相比, 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提高了脑胶质瘤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并可以减少放射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军葆  朱小东  唐步坚 《广西医学》2006,28(7):1045-1048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常规放疗的局部失败率在32%~60%之间[1~3],而鼻咽癌是剂量依赖型肿瘤,提高局部肿瘤放射剂量可以提高肿瘤的局控率和病人的生存率.由于鼻咽部周围紧邻脑干、脊髓、垂体、腮腺等重要器官,常规二维放射治疗在提高鼻咽局部肿瘤放射剂量的同时也会增加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从而增加放射性毒副反应并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后装治疗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早期病变的剂量,但对于比较深在的病变仍较为棘手,达不到剂量要求.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使鼻咽癌照射野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更趋于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增益比,但是3DCRT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对于某些形状不规则者,剂量分布仍然不尽人意;治疗计划仍过多地依赖于计划者的经验,对于比较复杂的计划制订,往往束手无策;对周围正常器官如腮腺的保护仍较棘手.调强适形放疗(IMRT)技术因其可以精确地在靶区形成更适形的高剂量,而靶区周围的重要器官能得以更好的保护,其逆向计划制定方法,也使得放疗计划可以更加优化.以下就鼻咽癌IMRT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常规分割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远期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分割(CF)与后程加速超分割(LCAHF)放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以探索更好的鼻咽癌放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人组条件的鼻咽癌患者496例,其中cF组269例,LCAHF组227例。两组均采用双侧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200cGy/次,5次/周,鼻咽部剂量达36~40Gy后改为双侧耳前野或小面颈野对穿避开脊髓继续照射;CF组继续用原分割方案照射至鼻咽部总剂量68—76Gy,LCAHF组改用150cGy/次,2次/d,两次间隔至少6h,总剂量达69~72Gv。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LCAHF组及cF组5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65.4%、61.5%、68.1%和52.8%、49.4%、57.5%(P=0.006、0.006、0.031),而鼻咽部复发率明显低于cF组(P〈0.05)。进一步按T分期进行分析显示LCAHF主要提高了1、2、13期患者5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P〈0.05)。两组急性毒副反应及放射后遗症相似(P〉0.05)。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两组相似(P〉0.05)结论 与常规分割放疗相比,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提高了鼻咽癌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降低了鼻咽部复发率,并能被鼻咽癌患者耐受,但未减少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循征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发表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检索Medline(1985年1月至2005年12日)、Coehrane图书馆数据库(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按照纳入标准(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随机试验)确定文献,评价其方法学上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Egger'stest法对纳入研究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资料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各个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检验采用x2检验,并用Stata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个随机对照试验、488例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接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者241例,接受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者247例.1年局控率资料分析发现发表性偏倚(P=0.03),而1,3年生存率及3年鼻咽局控率资料没有发表性偏倚(P>0.05).Meta分析显示,四个随机研究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结果同质性较好(P>0.05),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3.113(1.232~7.867)、1.913(1.195~3.063)和5.434(1.560~18.935)、4.308(2.210~8.396).结论 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相比,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能提高鼻咽癌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作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手段.为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笔者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研究鼻咽癌、鼻咽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标本的蛋白质表达差异,以探讨该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放疗)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97例,其中113例予放疗联合HCPT方案化疗作为治疗组,84例接受5-Fu+DDP(DF)方案放化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Ⅲ期106例(占53.8%),Ⅳa期91(46.2%).结果:197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39.5%和48.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7.5%和40.0%(P=0.8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7.3%和48.4%(P=0.610).治疗组和对照组口咽黏膜反应(Ⅲ~Ⅳ度)的发生率分别为26.5%和20.2%(P=0.304),胃肠道反应(Ⅰ~Ⅲ度)的发生率分别为75.2%和96.4%(P=0.000).结论:放疗联合HCPT方案化疗相对于放疗联合DF方案化疗,其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相似,治疗产生的急性胃肠道副反应相对较低,对于不能耐受放疗联合DF方案化疗的患者,可以考虑放疗联合HCPT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中采用6MV-X和10MV-X射线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ADAC Pinnacle8治疗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迭加法对两种能量条件下相同靶区的IMRT计划进行剂量计算,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和处方剂量)、均匀性指数(HI)以及适形指数(CI),比较8例肺癌患者的6MV-X和10MV-X射线的IMRT计划的物理学参数。结果两者靶区的平均剂量、HI和CI之间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6MV计划中高剂量覆盖靶区的程度优于10MV计划;正常肺组织、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OAR)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对于肺癌的放射治疗建议选用6MV-X射线。  相似文献   
8.
840例鼻咽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为规范鼻咽癌放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放疗的840例鼻咽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别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全组3、5、10年鼻咽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0.6%、56.7%和36.6%,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8%、51.8%和32,0%,总生存率分别为7318%、58.6%和39.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有无颅底侵犯、有无颅神经侵犯、有无副鼻窦侵犯、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单侧/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部位、鼻咽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外照射分割方式、有无化疗等因素对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0或〈0.05),鼻咽部照射剂量对鼻咽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鞘区侵犯者无瘤生存率低于无侵犯者(P〈0.05),但不影响鼻咽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单侧,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是影响鼻咽部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T2-T3期辅助高剂量率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的患者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不加腔内治疗者(P〈0.01~0.05),而T1、T4期患者外照射后加用高剂量率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并未提高其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P〉0.05)。结论:鼻咽癌临床分期(特别是T分期)晚期和,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或男性患者预后不佳,在外照射的基础上加用鼻咽腔内后装放疗可改善T2-T3期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早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早期鼻咽癌患者236例,其中单纯放疗198例为单纯放疗组,羟基喜树碱同期放化疗28例(羟基喜树碱同期化疗1周期17例,2周期8例,3周期3例)为羟基喜树碱同期放化疗组,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10例(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1周期10例)为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组。按照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30例(占12.7%),Ⅱ期206(87.3%)。采用放射治疗和化疗进行治疗,并随访,用Kaplan‐Meier法对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放疗组、羟基喜树碱同期放化疗组和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组5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77.6%、73.2%、79.9%,58.3%、58.3%、58.3%和74.9%、65.2%、72.0%。单纯放疗组和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组相比较,两组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0.245),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反而要比单纯放疗组的要低(P=0.043);单纯放疗组和羟基喜树碱同期化疗组相比较,两组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5,0.855,0.757)。结论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以及同期化疗没有提高早期(Ⅰ~Ⅱ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中采用6MV-X和10MV-X射线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ADAC Pinnacle8治疗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迭加法对两种能量条件下相同靶区的IMRT计划进行剂量计算,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和处方剂量)、均匀性指数(HI)以及适形指数(CI),比较8例肺癌患者的6MV-X和10MV-X射线的IMRT计划的物理学参数。结果两者靶区的平均剂量、HI和CI之间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6MV计划中高剂量覆盖靶区的程度优于10MV计划;正常肺组织、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OAR)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对于肺癌的放射治疗建议选用6MV-X射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