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剂直接注入淋巴管内进行X线照片观察和研究淋巴系统病变的淋巴造影术,近20多年来已在临床各科普遍开展。而颈部淋巴管造影术多年来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国外报道很少,而作者尚未见到国内有这方面的应用报告,这可能是由于头颈部淋巴管管径细而壁薄,穿刺技术较困难,旦颈部淋巴结一旦发生病变,因为位置较浅表,亦易于触知而更多采用其他方法如作活检来协助诊断,故影响了颈部淋巴管造影术的应用。由于此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前平阳霉素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独创的抗癌抗菌素──平阳霉素问世10多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业已证明对头颈部鳞癌有显著疗效。作者自1979年6月~1991年6月采用单一平阳霉素术前给药加根治性手术切除共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100例,总结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本组病例未加特殊选择,100例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20~76岁;中位年龄47岁。初发病例72例;复发病例28例,均已经过手术或放疗治疗。发病部位:唇16例、舌23例、牙龈15例、颊粘膜25例、口底6例、软腭4例、口咽6例、硬腭5例。初  相似文献   
3.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近二十年来迅速增加,其死亡率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亦几乎增加了一倍。由于我们对此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还较少,因此对临床上某些现象常不能解释。如经常可以看到虽然原发瘤极小,即使采取了多种治疗方法,肿瘤仍迅速发展,并在极短时间内出现全身广泛转移。有时肿瘤却又令人意外地表现自行消退,或可潜伏长达10~20年后才出现复发,并进展迅速而致死。由于其死亡率高,治疗时又较难估计其预后,因此直至今,对此种肿瘤的治疗仍然是很棘手的。头颈口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由于肿瘤的原发部位不同,可分为原发于头颈部皮肤和口腔内粘膜二大类型。由于头颈部的皮肤比躯干或肢  相似文献   
4.
<正>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口腔科学会,于1981年9月11~12日召开本年度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市内各医学院校和医院的代表,应邀参加大会的各省、市、地区代表共200多人。会议由张锡泽教授主持。共收到论文101篇,其中49篇在会上进行宣读。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肿瘤防治的进展,颌面部各种疾患的整复治疗和显微外科的应用,以及临床经验交流,新技术的介绍等。其中邱蔚六副教授所作的“全额及隧道额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氨甲喋呤治疗口腔颌面部癌瘤的临床观察”;刘世勋医师所作的“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评价”、“胸大肌复合组织瓣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以  相似文献   
5.
10 8例颌骨肿瘤术后遗留的骨缺损或骨腔经采用同期植骨、骨腔碟形敞开、有效加压包扎以及骨腔内充填不同种类材料等方法处理后 ,初期缝合愈合率达 90 .8% (98/ 10 8) ,2 2例植骨者均获骨愈合。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1991~1996年口腔科门诊中的73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及系统检查,确认其中54例患有不同程度的偏侧咀嚼习惯。经消除偏侧咀嚼习惯、咀嚼肌封闭及恢复正常(牙合)关系治疗,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 激光(Laser)是六十年代初期出现并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光电子技术。由于它具有发射角小,光谱纯,高度相干性和能量密度高等特点,亦已在医学临床各科获得普遍应用。我科自1978年8月通过动物实验后开始了激光的临床应用,至1980年6月共计583例,现将临床资料作一小结,并作简短讨论以供参考。应用器械我们应用的器械是由上海注射器三厂生产的连续波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刀,输出最大功率为70瓦,但可调整输出功率的大小和更换特制的不同刀头。根据临床上不同病变的要求,分别进行切割。汽化、焦化和照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和羟丁酸钠用于小儿腭裂手术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期以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腭裂修补术麻醉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选择资料完整的10例与前期以羟丁酸钠复合氯胺酮的麻醉10例进行临床比较,旨在介绍另一种适用于小儿腭裂修补术的麻醉方法.资料和方法男12例,女8例,年龄2~5岁,体重6~14kg.麻...  相似文献   
9.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附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重光  路和平 《口腔医学》1992,12(4):192-194
1981年6月~1988年6月共收治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34例,经治疗部分患者仍获得较长生存期。转移癌中以鳞癌+低分化癌最多(20例),未分化癌次之(7例).其转移淋巴结常位于上颈部和中颈部。颈部转移癌早期多系单个肿大淋巴结,可活动而易被忽视。对可疑病变不应轻率切除或过早切开活检以免影响以后治疗效果,作细针抽吸活检可较早得出结论,据此再制定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方案。对此类转移癌患者除应努力寻找原发灶外,亦应积极治疗。根据病变分期,转移癌的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可分别采用手术治疗或手术+放疗+化疗+放疗综合疗法。实践证明其中部分患者仍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月~1989年12月,应用前额隧道瓣Ⅰ期整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缺损57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整复效果较满意,文中对手术操作要点,皮瓣血管蒂和隧道制备及术后处理方法的改进作了介绍。对前额瓣选用的优缺点和皮瓣表面上皮的远期变化亦作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