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骨髓涂片、骨髓活组织检查和流式细胞术三种方法对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的检测情况,为临床检测骨髓受累提供选择.方法 收集68例恶性淋巴瘤初治患者,观察骨髓涂片、骨髓活组织检查和流式细胞术三种方法检测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的阳性率.结果 6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检测骨髓受累时,骨髓涂片、骨髓活组织检查和流式细胞术的阳性率分别为16.2%(11/68)、33.8%(23/68)和10.3 %(7/68),骨髓活组织检查阳性率高于涂片和流式细胞术检查,三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骨髓涂片与骨髓活组织检查存在相关性(P=0.002),与流式细胞术没有相关性(P=0.270).结论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是检测淋巴瘤患者是否有骨髓受累的基础方法,骨髓活组织检查阳性率较高,有明显的优势,但需与骨髓涂片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脑脊液流式细胞术( CSF-FCm)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枢神经系统( CNS)受侵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18例NHL初治患者,脑脊液( CSF)采用CSF-FCm和脑脊液细胞学( CSF-C)方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中枢神经系统( CNS)受累的阳性率,同时观察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B症状、乳酸脱氢酶( LDH)、国际预后指数( IPI)评分、体能状态PS评分等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CSF-FCm检测NHL患者CNS受侵的诊断阳性率高于 CS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CSF-FCm 在检测NHLCNS受累时免疫表型阳性与年龄、B症状及LDH有关( P=0.039、0.001及0.009)。结论:NHL累及CNS时CSF-FCm免疫表型检测优于传统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早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WR-DLBCL)接受CHOP为主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2006-2018年间收治137例确诊为WR-DLBCL患者,其中Ⅰ期22例,Ⅱ期115例。全组接受了CHOP类为主方案化疗,其中62例使用了利妥昔单抗,87例接受了累及野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5年OS、PFS、LRRFS分别为78.6%、69.5%、83.2%,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7.5%、80.2%、90.9%,单纯化疗组分别为64.2%、53.6%、72.9%。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大肿块、利妥昔单抗、化疗周期及综合治疗是影响OS、PFS因素;乳酸脱氢酶、大肿块、综合治疗是影响LRRFS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综合治疗模式、利妥昔单抗是影响OS因素,LDH、综合治疗模式是影响PFS因素,LDH是影响LRRFS因素。结论 早期WR-BLBCL预后良好,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时代,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仍然是早期WR-BLBCL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WR-DLBCL)接受CHOP为主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2006-2018年间收治137例确诊为WR-DLBCL患者,其中Ⅰ期22例,Ⅱ期115例。全组接受了CHOP类为主方案化疗,其中62例使用了利妥昔单抗,87例接受了累及野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5年OS、PFS、LRRFS分别为78.6%、69.5%、83.2%,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7.5%、80.2%、90.9%,单纯化疗组分别为64.2%、53.6%、72.9%。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大肿块、利妥昔单抗、化疗周期及综合治疗是影响OS、PFS因素;乳酸脱氢酶、大肿块、综合治疗是影响LRRFS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综合治疗模式、利妥昔单抗是影响OS因素,LDH、综合治疗模式是影响PFS因素,LDH是影响LRRFS因素。结论 早期WR-BLBCL预后良好,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时代,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仍然是早期WR-BLBCL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使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2003—2021年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287例早期ENKTCL患者,接受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分析早期NKTCL的临床预后相关因素。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及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5年OS、PFS分别为72.8%、68.9%;基于改良的Nomogram风险指数(NRI)预后模型分为低危组(0分)、中低危组(1分)、中高危组(2分)、高危组(3分)和极高危组(≥4分)的5年OS分别为95.6%、76.3%、69.5%、61.0%和23.3%(P<0.001),5年PFS分别为93,2%、69.8%、64.6%、60.2%和23.3%(P<0.001)。放疗剂量≥50Gy和<50Gy组5年OS分别为73.8%和65.9%(P=0.123),5年PFS分别为72.8%和45.3%(P=0.001)。诱导化疗近期疗效为CR、PR、SD、PD的5年OS分别为85.4%、74.0%、61.8%、28.5%(P<0.001),5年PFS分别为83.7%、66.8%、65.7%、27.4%(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Ⅱ期、ECOG≥2分、超腔、放疗剂量<50Gy、诱导化疗近期疗效为5年OS及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超腔、ECOG≥2分、Ⅱ期为OS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而超腔、ECOG≥2分为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结论 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采用以诱导化疗联合足量放疗能取得较好疗效;对诱导化疗近期疗效能够达到完全缓解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同步与非同步放化疗疗效。方法收集2007—2020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8例早期NK/T细胞淋巴瘤综合治疗患者,按Nomogram改进版风险指数(NRI)预后模型,根据有无任何预后不良因素[年龄>60岁、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原发肿瘤侵犯(PTI)、Ann Arbor分期Ⅱ期]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以及含有任何一项预后不良因素的预后不良组229例。其中145例采用同步放化疗,133例采用非同步放化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OS)率为71.0%,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7.6%。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5年OS率分别为95.6%和65.4%(P<0.001)。预后不良组中NRI=1分中低危组、NRI=2分中高危组、NRI≥3分高危组患者各组的5年OS率分别为72.1%、61.1%、47.7%(P=0.007)。同步放化疗组与非同步放化疗组疗效无显著差异,5年OS率分别为70.6%、69.8%(P=0.783)、5年PFS率分别为67.6%、65.2%(P=0.63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NRI=1分中低危组患者同步放化疗组与非同步放化疗组5年OS率分别为73.1%、76.5%(P=0.576),NRI=2分中高危组患者分别为62.6%、69.3%(P=0.427),NRI≥3分高危组患者分别为58.1%、42.3%(P=0.954),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不良组早期NKTCL的预后,在放化疗的顺序上同步放化疗和非同步放化疗5年OS率、5年PFS率无显著差异。对于预后不良早期NKTCL可以采用耐受性更好的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早期上呼吸消化道结外NK/T细胞淋巴瘤(UADT ENKTCL)放疗联合以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为主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03—2020年间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 267例早期UADT ENKTCL患者,其中放疗或联合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为主要方案化疗的 229例,单纯放疗或化疗的 38例。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 5年OS、PFS分别为67.2%、61.5%;放化综合治疗、单纯放疗、单纯化疗的 5年OS分别为71.7%、35%、49%(P<0.001),5年PFS分别为66%、35%、28%(P<0.001)。放化疗患者基于NRI危险分层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5年OS分别为93.3%、64.3%(P<0.001),5年PFS分别为91.1%、56.7%(P<0.001);放疗剂量≥50Gy、<50Gy组 5年OS分别为72.4%、55.7%(P<0.001),5年PFS分别为68.3%、36.5%(P<0.001)。预后不良组化疗周期数≥4个、<4个的 5年OS分别为65.5%、59.2%(P=0.049),5年PFS分别为60.7%、50.6%(P=0.018)。单因素分析显示Ⅱ期、ECOG≥2分、超腔、单纯放疗、NRI≥1分、EB病毒-DNA≥2750 copies/ml、放疗剂量<50Gy,化疗周期数<4个为 5年OS及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 P<0.05);CHOP类化疗方案仅为PFS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超腔、ECOG≥2分、放疗剂量<50Gy均为OS和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 P<0.05),Ⅱ期为OS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 早期低危UADT ENKTCL预后良好;足够剂量的扩大受累野放疗是早期UADT ENKTCL根治性手段;综合治疗较单纯放疗能改善早期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预后;足疗程化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不良组的远期生存,门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均能较好的改善早期UADT ENKTCL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