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总结肾脏囊性病变的治疗经验,探讨单纯性肾囊肿、多囊肾、肾盂旁囊肿及囊性肾癌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单纯性肾囊肿32例,其中行囊肿穿刺术15例,经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12例,经腹膜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5例。3例肾盂旁囊肿行腹膜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5例多囊肾行经腹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2例囊性肾癌采,付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单纯性肾囊肿行囊肿穿刺术者随访2—25个月,4例复发,占26.7%;经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者,随访1—25个月,1例复发,占8.3%;经腹膜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者,随访2—20个月无复发。3例肾盂旁囊肿行腹膜后腹腔镜去顶术,随访3~6个月无复发。5例多囊肾行经腹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者,术后肾功能改善2例,血压下降3例,血尿消失1例。2例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者,术后随访2个月和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囊肿穿刺简单易行,目前仍是冶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腹腔镜技术对大部分肾脏囊性病变的处理都是合适的,根据囊肿位置、数目和医生技术水平可选择经腹腔或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囊性肾癌术前诊断尤为重要,易被误诊,开放性肾癌根治术仍是治疗囊性肾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的一种少见病,我院1985~1998年共收治原发性输尿管癌1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8~72岁,平均57.5岁。病史14天~4年,平均11个月,11例以间断性全程肉眼血尿为主诉就诊,其中2例伴有腰腿痛,3例伴膀胱刺激症状,1例体检时发现镜下血尿。查体:7例无重要发现,患侧腹部压痛2例,患侧肾区叩击痛2例,触及腹部肿块(肾积水)1例。化验检查2例有贫血。行IVP检查11例,患侧不显影7例,输尿管中段结石并肾积水1例,输尿管充盈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双重超声造影新方法,探讨其诊断标准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47例上尿路梗阻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引流术,经引流管直接向肾盂内注射造影剂微泡SonoVue溶液,连续观察造影剂强回声从肾盂向输尿管、膀胱运动的过程;同时进行经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尿路以及周边结构的微血管灌注状态,即双重超声造影(DCEUS)。并且所有患者在1周内完成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尿路增强CT(CTU)检查。以手术所见和(或)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DCEUS与MRU诊断上尿路梗阻平面和梗阻程度的准确性,比较DCEUS与CTU诊断上尿路梗阻病因的准确性。结果 (1)DCEUS诊断上尿路梗阻平面的准确率为100%,与MRU(98.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CEUS诊断上尿路梗阻程度的准确率为98.6%,优于MRU(8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CEUS诊断上尿路梗阻病因的准确率为93.2%,与CTU(93.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全部患者穿刺及造影过程中均无并发症,除4例失访外,其余病例经1~6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未见迟发不良反应。结论 双重超声造影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超声造影检查过程,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可作出精确的定位和准确的定性诊断,尤其与经皮穿刺肾盂造瘘术结合在一起后更具临床诊治价值。  相似文献   
4.
腺性膀胱炎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捷游  沈志坚 《浙江医学》1997,19(5):287-287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增生性病变,近年来似有增多趋势。我们自1985年5月~1995年6月共收治39例,其中获随访26例。现结合本组病例就本病病因、诊断、治疗、复发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隐睾症术式改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隐睾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 ,目前治疗隐睾症的几种术式创伤大 ,操作复杂 ,有的术式还需分期手术方可完成下降的目的 ,且有一定的并发症 ,有报告可达 2 0 %~ 3 0 %。本院 1990年 6月~ 1999年 12月手术治疗先天性隐睾症 10 7例114侧 ,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腹横纹切口保留睾丸引带阴囊皮下睾丸固定术“治疗 76例 81侧 (研究组 ) ,余 3 1例 3 3侧隐睾症行下腹患侧斜切口肉膜囊睾丸固定术 (对照组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 10 7例 114侧隐睾症中 ,年龄 2~5岁 61例 64侧 ,7~ 10岁 4 0例 4 4侧 ,11~ 17岁…  相似文献   
6.
陈捷游 《浙江医学》1998,20(4):243-244
我院1982~1996年共收治后尿道断裂32例,其中行早期尿道吻合术7例,延期尿道吻合术5例,尿道会师术12例,膀胱造瘘Ⅱ期尿道吻合术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院1999年4月至2005年10月共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300例,其中25例术后1个月内再次住院.其中与手术无关的住院或非泌尿系统原因住院不计入本次分析.现报告如下,并分析原因及治疗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坐骨结节囊肿传统治疗为手术切除,我们自1989年1月~1995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抽液冲洗注药疗法治疗114例,均获治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坐骨结节囊肿114例,其中男63例,女51例。年龄48~75岁,平均58岁。分布:  相似文献   
9.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疾病,常伴有输尿管异位开口和肾、输尿管积水。我院自1986年7月~1999年10月共收治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病人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浅表性膀胱肿瘤(Ta或T1)术后约50%~70%复发,其中10%。20%的肿瘤复发后恶性程度(病理分级和分期)增加。所以患者手术后一般都采用膀胱灌注化疗[如:丝裂霉素(MMC),塞替哌(TSPa),吡柔比星(THP)等]或免疫疗法(如BCG)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抑制复发肿瘤向恶性发展。为了观察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耐受情况,作者对2000~2005年本院53例膀胱肿瘤(Ta~T1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除术或膀胱部切的患者采用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并进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