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目的 比较射频热疗联合放化疗、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应用射频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B组应用放化疗,C组应用单纯放疗.比较3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年生存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且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恶性胸水是晚期肿瘤患的常见并发症,1999年3月至2003年9月,我科共收治恶性胸水患48例,用深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并胸腔内灌注平阳霉素和白介素-Ⅱ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持续微导管引流法给予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入,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控制率为59.4%,内注药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胸痛等毒副反应,对症处理可以缓解.结论 持续微导管引流胸液后胸腔内注射香菇多糖和顺铂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射频热疗联合放化疗、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应用射频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B组应用放化疗,C组应用单纯放疗。比较3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年生存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且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模式在晚期且失去手术机会的特殊类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恶性程度较高且已失去手术可能的晚期特殊类型甲状腺癌经MDT讨论后采用小剂量(250 mg/d)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结果 1例纵隔内转移肿大淋巴结压迫气管、不能平卧休息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经多次手术治疗无效,最后采用小剂量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后1个月时,纵隔内淋巴结缩小,能够平卧,无呼吸困难并能自由活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没有发生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1例肺转移、咯血、瘤体侵犯气管致不能平卧休息、呼吸困难的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经手术切除受侵犯气管后仍不能平卧休息、呼吸困难、咯血、胸水增多,最后应用小剂量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后1个月时,胸水消失、能平卧、咯血停止、无呼吸困难,能做一些轻微家务活,没有发生药物毒副反应。结论 2例晚期特殊类型甲状腺癌病例经过MDT讨论应用单药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可作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甲状腺癌的新补救方法,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增加样本量、长期随访等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对食管鳞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肿瘤科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15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组别的生存期。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并将筛得指标通过R语言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SII、NLR、PLR、LMR及PNI水平均能有效预测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794.8组的生存预后优于SII>794.8组(P<0.05),NLR≤3.25组的生存预后优于NLR>3.25组(P<0.05),PLR≤125.65组的生存预后优于PLR>125.6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HR=1.774)、T分期(HR=1.749)、淋巴结转移(HR=2.147)、SII(HR=2.513)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由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为0.796(95%CI:0.757~0.871),具有良好的精准度。结论 SII是影响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基于SII等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DTX)联合顺铂(DDP)及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DTX 75mg/m^2,分第1、8天静脉滴注,DDP 15mg/m^2第1~5天,5-FU 500mg/m^2,持续静脉输注24h,第1~5天,21天为1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全组CR1例,PR11例,总有效毒药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3个月。其中初治15例,CR1例,PR7例,总有效率53.3%,中位TTP为6.9个月;复治患者为8例,CR0例,PR4例,总有效率50%,中位TTP为6.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结论DTX联合DDP及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特别对初治患者,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均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81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S-1联合3DCRT)和对照组(41例,采用单独3DCRT).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7.5%和9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和85.3% (P<0.05);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7.2个月和12.1个月,两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68.6%和48.7%(P<0.05);治疗组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级和Ⅲ级血液学毒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1联合3DCRT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临床收益率均较单纯3DCRT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