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的临床应用受到诸多重视.作为肿瘤诊断标记物的研究引起许多人的关注。然而.各家研究结果都表明血清中LDH阳性率令人失望。我室曾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胃液、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匀浆)中的LDH及同功酶的测定做了大量的对比研究一以期寻求一个标本易得.阳性率高的检测手段一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1993年有7项肿瘤科研成果通过省卫生厅的鉴定,观介绍如下:一、晚期癌痛内服药治疗临床研究(附64例报告)山西省肿瘤医院丛寿耆主任医师等依据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疗法,采用国内已能生产并满足供应的药物,队1990年2月起临床治疗晚期癌痛病人64例,有效率为92%。课题  相似文献   
3.
1971年Russell等报道癌症患者尿中多胺排量增多。此后,许多作者作了类似报道并认为测定尿多胺可作为诊断和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化学指示。目前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已逐渐普及,国内曾报道用国产填料对多胺标准品得到满意分离结果。我们应用此法测定癌症患者的尿多胺有明显增多,可为临床诊断癌症和疗效观察提供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4.
<正> 在肿瘤细胞中已发现有多种同工酶,较其来源细胞有明显改变,被认为是肿瘤的标志之一。但是单一测定血清中某种同工酶,其阳性率并不理想。本文采用联合测定血清中三项同工酶(乳酸脱氢酶、醛缩酶、硷性磷酸酶)来提高它们在诊断上消化道癌症中的阳性率。65例上消化道癌症患者术前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三种比值与对照组相比都有增大,表明患者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有M亚基增多的趋势。癌症组血清醛缩酶水解FDP的酶活力显著降低,因此  相似文献   
5.
<正> 用亚硝胺类物质诱发大鼠或小鼠实验性胃癌时,早期即出现胃粘膜中胃蛋白酶原改变,尤其同工酶的改变可在细胞病理变化前出现,被认为是癌前改变的指征。本文报道用聚丙烯酰胺薄板电泳法分离胃粘膜匀浆中的胃蛋白酶原,并比较正常粘膜与胃癌组织中胃蛋白酶原在质与量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尿多胺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9例恶性肿瘤,12例炎症,9例良性肿瘤和22例正常人的尿多胺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尿多胺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Ⅲ期时阳性率为66.7%,但对Ⅰ、Ⅱ期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仅30%左右,意义不大。②手术将肿瘤切除后,多数患者尿多胺的含量有下降,但仅剖腹探查者则多为上升,因此,对手术疗效的监测有一定的帮助。③治疗前,患者尿多胺的含量与预后相关。以复发组尿多胺增高最显著,其次为死亡组,健在组最低。总胺异常增高的频率在这3组分别为90.9%、54.1%及27.O%。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