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们对108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于分娩后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出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将204例在本院分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  相似文献   
2.
宫角妊娠是指妊娠囊种植在子宫角的妊娠。宫角妊娠较为罕见,仅占所有异位妊娠的20~4%,与正常分娩比例大约为1/2 500-5000。由于在妊娠相对较晚时才发生破裂,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使孕妇死亡率较高。治疗方法两种,一种手术治疗,一种保守治疗。我院于2004年3月保守治疗成功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PI3K/AKT通路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抗凋亡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探讨NACT对宫颈鳞状细胞癌AKT通路中AKT及P-AKT的表达对肿瘤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变化与NACT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11-03-01-2016-03-3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 ⅠB2~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行NACT前后AKT和P-AKT的表达情况及肿瘤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NACT前AK和P-AKT的阳性率分别为93.6%和72.3%,化疗后阳性率分别为44.7%和36.2%,NACT前后比较,AKT和P-AKT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LMvD计数为20.87±3.31,化疗后宫颈鳞癌组织中LMvD计数为16.47±3.44,化疗后宫颈鳞癌组织中LMvD明显降低,t=6.32,P<0.001.化疗前宫颈鳞癌AKT阳性的LMvD为21.14±3.19,高于阴性组(17.00±3.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化疗前后LMvD的表达(rs=0.39,P=0.007)与化疗前后P-AKT的表达(rs=0.66,P<0.001)均呈正相关.化疗后LMvD与化疗后AKT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8,P<0.001.淋巴结转移与化疗前后LMvD均呈正相关(rs=0.44,P<0.001;rs=0.36,P=0.013).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化疗前化疗后LMvD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结论 化疗前P-AKT的表达及化疗后AKT和P-AKT的表达与肿瘤微淋巴管生成呈正相关,LMvD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化疗前P-AKT的表达有可能作为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5.
宫内节育器异位是临床上育龄期妇女放置节育器避孕的一项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膀胱临床发病率低,损伤性高,处理较棘手,本文就我院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膀胱病例进行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5岁,因“尿痛2月,发现节育器异位1天”于2015年4月25日8时54分住我院妇科.  相似文献   
6.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继发于不同疾病的2个或2个以上的器官同时在短时间内先后发生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达70%[1],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3例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早产高危孕妇宫颈分泌物中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phIGFBP-1)、腹部超声检查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孕24~34周用分娩预测试纸检测宫颈分泌物中phIGFBP-1(Actim Partus test),同时腹部超声检测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观察记录分娩结局。结果:早产组phIGFBP-1阳性率38.89%(7/18),足月产组phIGFBP-1阳性率10.61%(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CL≤4.0 cm为最佳参考值。以CL≤4.0 cm为临界点,结合宫颈分泌物phIGFBP-1,预测早产的敏感性38.89%(7/18)、特异性66.67%(44/66)、阳性预测值58.33%(7/12)、阴性预测值91.67%(44/48)。结论:孕妇宫颈分泌物phIGFBP-1阳性、CL≤4.0 cm是预测早产发生的敏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我院应用黄体酮胶丸治疗早孕药物流产宫腔残留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证实有宫腔残留的41例患者应用黄体酮胶丸2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5d,同时辅以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结果 37例阴道出血停止,彩超亦证实宫腔无残留.4例停药7d后阴道仍淋漓出血,彩超检查宫腔仍有残留,行清宫术,刮出物病检结果 3例为坏死变性蜕膜组织,1例为血块机化组织.总有效率为90.24%.结论 因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致不全流产,彩超证实有宫腔残留者应用黄体酮胶丸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米非司酮合并前列醇药物抗早孕在临床的成功应用[1] ,为探索安全有效的终止 11~ 14周妊娠的方法 ,我们于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 11~ 14周妊娠共 12 8例 ,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年龄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抗精子抗体与热休克蛋白在不孕症子宫内膜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原发性不孕症子宫内膜行常规病理切片确定组织学类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采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HSP70在子宫内膜标本中的表达。结果:55例原发性不孕症子宫内膜标本中HSP70阳性表达36例,占65.5%,与子宫内膜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HSPs的高表达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应激反应。应用HSPs抑制剂抑制其合成,从而抑制HSPs基因的表达,进而为原发性不孕症的治疗开辟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