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01~1999-08,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各10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西药加肩凝汤治疗105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105例。两组病情基本相似。210例中,男84例,女126例;左肩患者78例,右肩患者132例;50岁以上者127例,50岁以下者8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者19岁;病程3周~5年,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畏寒症状及上举、后伸、内收、外展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产妇生命体征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术的 78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是否存在硬膜 外麻醉禁忌证分组。选择其中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 39 例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 0.3 mg·kg-1 、 丙泊酚 1.0 mg·kg-1、司可林 1.0 mg·kg-1 静脉注射,胎儿娩出后,追加芬太尼和苯磺顺阿曲库铵,并静脉持续泵入 丙泊酚维持麻醉。其余 39 例为对照组,行正常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产妇麻醉诱导至胎 儿娩出间隔时间(I–D),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间隔时间(U–D),产妇手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脐带血气分析及 Apgar 评分。结果:两组剖宫产术麻 醉平稳,术中产妇生命体征稳定。胎儿取出时,两组产妇 SBP、DBP、HR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比观察组升高 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新生儿 Apgar 评分均≥ 9 分。两组 I–D 和 U–D、Apgar 评分及新生 儿脐带血气分析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满足剖宫 产手术要求,对母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3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患者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相关指标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和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各时段MAP、HR和Sp O2等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MAP、HR和Sp O2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时MA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一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全麻应用于小儿麻醉中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杨红军  茹六合  郑小虎 《海南医学》2014,(22):3384-3385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脂肪乳剂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来我院要求无痛人流者分成两组,每组各80例,A组予依托咪酯0.3 mg/kg+喷他佐辛0.4 mg/kg(最大量≤30 mg)静脉麻醉;B组予丙泊酚2 mg/kg+喷他佐辛0.4 mg/kg(最大量≤30 mg)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呼吸和血压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而顺利完成手术。A组2例出现呼吸抑制,B组57例出现呼吸抑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1.22,P〈0.01)。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无区别,麻醉后A组平均动脉压无变化,而B组由(85.23±10.11)mm Hg降至(70.71±10.6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5,P〈0.05)。麻醉不良反应A组10例,B组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结论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人工流产的短时静脉麻醉,其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和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丙泊酚麻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朵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方法 ASAⅠ级或Ⅱ级患者80例,随机分成二组.A组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曲马朵100mg,术后PCIA曲马朵1000mg+格拉司琼3mg.B组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IA曲马朵500mg+氟比洛芬酯100mg+格拉司琼3mg.二组均用0.9% NaC1稀释至100ml,记录术后1,2,4,8,12,24,36,48h的镇痛评分(VAS),Ramsay镇痛评分,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按压次数与各时间VAS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Ramsay镇痛评分及恶心呕吐率低于A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朵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并能减少曲马朵的用量,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七氟醚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扁桃体切除术的106例小儿(<1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七氟醚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心率、血压)、术后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拔管后(S2)HR、MAP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S0至S2时刻HR、MAP均较为稳定(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S0至S1时刻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S2时刻HR、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Ricker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AS)评分优于对照组,苏醒期镇静满意比例(84.91%)高于对照组(60.38%),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3.21%)低于对照组(3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可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不会延长拔管时间,而且可以提升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与腰方肌阻滞(QLB)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根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TAPB组和QLB组,每组49例.TAPB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T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对支气管扩张(BE)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并肺部感染患者共5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合并症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热、咳痰、痰液性质、X线胸片等改善情况,记录两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0.2±4.9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1±3.1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胸腔镜联合胸腔闭式引流结合的方法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联合胸膜活检对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抽取100例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抽液联合胸膜活检(A组)与胸腔镜联合胸腔闭式引流(B组)联合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B组患者的诊断率及临床好转率明显高于A组。经过治疗后的体温恢复正常和胸水控制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过程中的实际胸水抽放量明显多于A组;胸膜粘连包裹发生率及胸膜增厚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胸腔镜与胸腔闭式引流结合的方法对胸腔积液的诊治是简单、快速、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