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5 (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 5,RGS5)表达变化与大鼠胶质瘤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 72只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胶质瘤组、生理盐水组、健康对照组、腺病毒-大鼠增殖抑制基因-绿色荧光蛋白重组复合物(adenovirus-rat 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dv-rHSG-GFP)组.胶质瘤组和Adv-rHSG-GFP组建立大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生理盐水组颅内注射10 μL生理盐水,健康对照组为健康大鼠.Adv-rHSG-GFP组在接种C6胶质瘤细胞后第4和11天,于肿瘤原位注射重组腺病毒Adv-rHSG-GFP.接种C6胶质瘤细胞后第9、15和21天取脑胶质瘤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GS5蛋白的表达.结果 Adv-rHSG-GFP组肿瘤体积小于胶质瘤组(P<0.01).生理盐水组和健康对照组无肿瘤生长.接种后第15和21天胶质瘤组RGS5蛋白表达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健康对照组和Adv-rHSG-GFP组(均P<0.01).结论 RGS5高表达与大鼠胶质瘤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髓母细胞瘤(MB)的预后与该肿瘤的分子分型和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结果可以明确MB的分子病理,进一步确定分型,并依据危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判断预后.本文从MB的遗传(分子)群入手,根据MB发生发展中的细胞、基因、分子变化,综述MB的分子分型、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级别和高级别复发脑胶质瘤中Wnt/β-catenin通路中相关蛋白β连接素(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PC)和轴抑制蛋白(Ax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30例各级别复发胶质瘤标本中β-catenin、p-GSK-3β、APC及Axin蛋白的表达.结果 β-catenin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在复发胶质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0% (P <0.01);p-GSK-3β蛋白、APC蛋白、Axin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0%、100%、100%)高于在复发胶质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13.3%、10%)(P <0.01);β-catenin在复发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p-GSK-3β、APC、Axin蛋白在复发低级别胶质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28.6%、21.4%)高于在复发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8%、0%、0%)(P<0.05).结论 β-catenin、GSK-3β、APC、Axin蛋白异常表达与复发脑胶质瘤发生密切相关,且磷酸化GSK-3β、APC及Axin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但发病机制不明,胆碱激酶A(choline kinase A,CHKA)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但具体作用途径尚不清楚。探讨下调CHKA基因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感染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shNC组)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为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转导通路与CHKA的相互作用,另设DMSO组和LY294002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CHK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中CHKA、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的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shNC组相比,shCHKA组胶质瘤细胞中p-PI3K、p-AKT和CHKA蛋白水平同步降低(P<0.05),PI3K、AKT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在使用通路抑制剂后CHKA的表达量在control组和shN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shCHKA组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均弱于control组和shNC组(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主要停滞于G 2 期,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结论:CHKA基因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影响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且CHKA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是单向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蛋白水平的降低对CHKA的表达无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鞘瘤术中连续面肌肌电图监测对面神经解剖保留和功能保留的作用。方法分析术中应用面神经监测组46例和术中无面神经监测组56例患者资料,比较两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House-Braekmann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面神经功能状态。结果监测组与无监测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分别为91.30%和71.43%;两组术前面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53,P=0.452),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9,P=0.035)。结论大型听神经鞘瘤手术中采用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有明显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胆碱激酶α(choline kinase alpha,CHK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探讨CHK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标准分为Ⅰ~Ⅳ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HKα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CHKα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中的相关临床数据对CHKα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关系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脑胶质瘤患者120例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病理学类型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32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26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30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2例。CHK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77%、7.81%、95.03%和92.90%。CHKα蛋白在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截至2021年6月30日,有60例患者死亡,10例失访,随访率为91.67%。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HKα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CHKα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比高表达者长,预后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HKα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一结果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符(P<0.05)。结论:CHKα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显著,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CHKα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胶质瘤患者的诊断和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小儿颅脑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应用颅脑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3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均采用药物及高压氧保守治疗。结果 30例均经颅脑CT及MRI明确诊断外伤性颅脑梗死,早期给予脱水、神经营养及活血化瘀药物,结合早期高压氧治疗及早期康复锻炼,所有患儿均完全治愈出院,随访1年内无复发。结论早期行颅脑CT及MRI检查,对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有明确而重要的价值;早期经药物治疗并结合高压氧治疗和早期康复锻炼,治疗效果满意,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异性AKT抑制剂SH-6联合慢病毒沉默CHKA基因在体内外对胶质瘤细胞系U87增殖、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CHKA短发夹CHKA(shCHKA)慢病毒及对照慢病毒(shNC)感染U87细胞系并设置分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周期、凋亡,Transwell实验观察胶质瘤细胞侵袭。胶质瘤动物模型实验评估联合治疗效果并记录肿瘤体积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及肿瘤组织中CHKA、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治疗能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细胞周期主要停滞在G2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联合治疗能够使CHKA、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量降低。结论:SH-6联合慢病毒沉默CHKA在体内外能够显著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本研究可能为脑胶质瘤的联合治疗提供新的抗肿瘤策略。  相似文献   
10.
邹有瑞  沈冰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3):258-259,192
目的 探讨脊柱裂并巨大脊膜膨出突入盆腔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骶后正中入路、畸胎瘤切除、脊膜膨出结扎修补术治疗1例,术后追踪随访,根据复查后MRI影像学表现及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术后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会阴部感觉异常、排尿功能障碍明显好转,对正常生活无影响;影像学检查显示脊髓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原巨大囊肿消失,直肠膀胱位置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MRI诊断、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加功能锻炼治疗脊膜膨出效果显著,其神经功能仍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