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心包腔灌注顺铂化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分成甲组30例、乙组33例,甲组先行心包腔穿刺引流,再向心包腔内灌注顺铂60mg+地塞米松10mg,第1、8天。第8天灌注药物后即拔除引流管,然后行心包区域体外深部热疗,隔3天1次,共热疗2次。乙组除不进行热疗外,其余治疗均与甲组相同。结果甲组CR21例、PR6例、NC3例,总有效率90.0%;乙组CR17例、PR8例、NC8例,总有效率75.8%,P〈0.05。结论心包腔灌注顺铂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有效,在此基础上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吸活检对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肺实质疑难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晚期肺外恶性肿瘤合并肺部实质性病变且诊断有疑难的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抽吸活检术,抽吸物联合进行病理细胞学检查、细菌学培养、抗酸染色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51例肺抽吸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炎症19例(37.25%)、恶性肿瘤14例(27.45%)、真菌感染8例(15.69%)、结核4例(7.84%)、纤维组织增生3例(5.88%)、无阳性发现3例(5.88%),总阳性率为94.12% (48/51).病原学检查共检出抗酸染色阳性2例、培养出细菌13例、真菌10例,阳性率分别为3.92% (2/51)、25.49%(13/51)和19.61%(10/51).结论:经皮肺穿刺抽吸活检术,对抽吸物联合进行病理细胞学、细菌学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阳性率,对晚期癌症合并肺部疑难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16/20 cm,带侧孔,美国Arrow公司生产)留置引流,腔内注射顺铂配合体外高频深部热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2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时临床靶区设置的必要性。方法:2006年-2012年福建省肿瘤医院177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或者调强放疗,根据靶区勾画原则分为不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组:勾画肿瘤靶区(GTV)和计划靶区(PTV),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组:勾画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两组肺部病灶分割剂量200~220 cGy/次,5次/周,肺部病灶放疗剂量 DT 5 600~6 600 cGy。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结果:不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组和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组相比,肺部肿瘤平均剂量分别为59.6 Gy、60.7 Gy。两组近期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6.30%、83.33%(P=0.230)。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98%、35.35%、24.3%和38.95%、24.33%、11.5%(P=0.360)。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9%、45.3%、30.8%和62.18%、37.59%、26.58%(P=0.573)。1、2、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1.07%、40.27%、30.4%和43.55%、32.03%、27.56%(P=0.481)。两组复发率分别为38.52%、59.52%,均为野内复发。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6.30%、33.33%(P=0.017),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8.52%、21.43%(P=0.414),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8.52%、33.33%(P=0.338),两组均未出现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结论:不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使肺部放疗区域减少,治疗后并不减少局部肿瘤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率,但明显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1N0M0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以及TIL密度在预测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 (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SLNM) 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 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T1N0M0 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在活检标本中进行 TIL 密度的组织病理学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IL预测SLNM的价值。结果  共153例cT1N0M0期乳腺癌患者纳入分析, 其中30例(19.6%)患者发生SLNM。TIL密度与雌激素受体(ER)状态(P<0.001)、孕激素受体(PgR)状态(P=0.00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P=0.029)、Ki67表达(P=0.025)、核分级(P=0.026)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 TIL密度(OR=1.40,95%CI:1.15~1.71,P=0.001)是影响cT1N0M0期乳腺癌SLNM的独立因素, 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 (95%CI:0.680~0.830,P<0.001)。结论 TIL密度与cT1N0M0期乳腺癌SLNM密切相关, 可能是SLNM潜在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前瞻性研究已证实新辅助化放疗即术前化放疗可以明显提高直肠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保肛率,但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的理论基础、适应证、治疗方案、治疗时间等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16/20 cm,带侧孔,美国Arrow公司生产)留置引流,腔内注射顺铂配合体外高频深部热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2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了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伽玛刀治疗后6个月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凝血功能以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变化,观察出现放射性肝病情况,以及肝功能损伤后的转归等。结果治疗后3个月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值增高,血清清蛋白下降,凝血功能PT、APTT、TT延长,血清ALT、AST、AKP值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还发生4例放射性肝病,提示肝功能有明显损害。而在治疗后6个月上述各项异常参数显著改善,肝功能明显恢复。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引起肝损伤,肝损伤多以治疗后3个月左右最明显,治疗后6个月左右可以恢复,提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多数肝癌患者行伽玛刀治疗肝功能可以承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FDG SPECT/CT(18F-FDG coincidence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SPECT/CT)所测定T/B值在胃癌临床疗效评价的价值。 方法 对31例未治疗的新发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进行MDCT增强扫描与 18F-FDG SPECT/CT断层显像并测定T/B值。根据患者MDCT的疗效判定结果,初步探讨18F-FDG SPECT/CT的T/B值进行疗效评价的标准。 结果 18F-FDG SPECT/CT中的T/B值下降率R△T/B与肿瘤最大径之和的下降率R△MD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s=0.867, P<0.001);18F-FDG SPECT/CT中的R△T/B预测胃癌疗效的ROC曲线图的面积为0.943,其准确率为94.3%。若分别设R△T/B为35%、40%为基线,判定客观缓解OR(Objective remission,OR, CR+PR)的灵敏度分别为100%、85.7%,特异度94.1%、100%,阳性预测值93.3%、100%,阴性预测值100%、 89.5%;判定有效率RR的结果分别为48.4%、38.7%。 结论 胃癌T/B值的改变率进行疗效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我们推荐T/B值下降35%以上作为临床判定客观缓解、无缓解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