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骶尾部脊索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骶尾部脊索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骶尾部脊索瘤18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和诊疗结果。结果18例手术时中位年龄为44岁(24~73岁);男性11例,女性7例,其中第2次手术者3例;肿瘤体积大小为16~126ml,平均45.6ml;病理分期Ⅰa期1例.Ⅰb期16例,Ⅲ期1例;肿瘤位于L5 1例、S1 3例、S2 3例,S3以下11例。手术采用后方入路11例,前后路联合切除7例。行瘤内切除11例,边缘性切除5例,根治性切除1例,1例因术中大出血而仅行大部分切除。3例复发者及12例初发者接受^60Co45-60Gy,其中5例加11MeV电子束。并发踝关节无力3例,尿失禁或尿潴留5例。随访14个月~13年,平均3.8年。复发6例,主要在术后3年,1例于术后11年复发死亡,1例发生肺转移,另有1例于二次术后1年出现直肠周围多个类圆形软组织阴影。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77.8%(14/18),无复发生存率38.9%(7/18),5年生存率61.1%(11/18)。结论骶尾部脊索瘤治疗效果依赖于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和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einoma of the breast,PSCC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4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生存超过5年的7例,3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回顾性研究的结果提示,PSCCB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类型的乳腺癌比较无特异性,确诊需依据病理诊断,由于其发病率低,规范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紫杉醇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方法 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紫杉醇低剂量组(0.25 μmol/L),紫杉醇中剂量组(0.5 μmol/L),紫杉醇高剂量组(1μmol/L).MTT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MCF-7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活力(P<0.05),且在48 h抑制程度最高(P<0.05),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都能使穿过滤膜进入下腔的乳腺癌MCF-7细胞数目显著减少[(98 ±9.78) vs (86.21 ±6.58)、(53.41 ±3.16)及(42.00 ±4.69),P<0.05];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能使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52.14±6.13)%vs (67.93±8.16)%、(72.32±3.67)%及(78.53±6.28)%,P<0.01],使G2期的细胞明显减少[(13.68±0.85)%vs(8.57±1.03)%、(5.30±0.89)%及(3.46±0.78)%,P<0.01];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中4E结合蛋白1(4EBP1)及mTOR磷酸化水平下降,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量也降低(P<0.01).结论 紫杉醇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与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术中置管联合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治疗11例软组织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术中置管联合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软组织肉瘤的毒副作用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1例软组织肉瘤应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进行治疗.术中广泛切除肿瘤后,在瘤床放置后装管.术后第3至5天开始高剂量近距离放疗,每次剂量为200cGy,每天2次,连续5天,待伤口愈合后,再追加外照射40~50 Gy.结果:10例患者无局部复发,1例局部复发,其中1例因远处转移而死亡.各例均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治疗软组织肉瘤是安全易行的,并取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在治疗软组织肉瘤方面将有可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关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区别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荧光免疫微球分析技术检测46例乳腺癌及41例乳腺增生症伴乳腺纤维腺瘤形成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荧光免疫标记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25+IL-2受体细胞(CD25^+IL-2R)、CD3^+总T淋巴细胞(CD3^+T)、CD4^+辅助T辅助细胞(CD4^+TH)、CD8^+杀伤/抑制T细胞(CD8^+TCS)、CD56^+NK细胞(CD56^+NK)和CD19^+总B淋巴细胞(CD19^+B)比例.结果:外周血IL-2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中,IL-2水平在检测线以下组(IL-2=0)与检测线以上组(IL-2>0)比较,CD25^+IL-2R细胞、CD4^+TH细胞和CD56^+NK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L-2水平呈负相关;在乳腺良性肿瘤中,IL-2水平在检测线以下组(IL-2=0)与检测线以上组(IL-2>0)比较,CD19^+B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2水平状态与IL-2-R细胞、Th细胞、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IL-2水平状态与总B淋巴细胞比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我院胸外科在1987年3月至1989年3月随机性对Ⅲ期贲门癌30例行术前10MeVX线的直线加速器、10cm×10cm的前后两野快速、大剂量(25Gy/5次/5天)对穿照射,共和30例单纯手术的结果进行比较。组织学的有效率64%。放疗组肿瘤切除率为83.3%(25/30),单纯手术组为80%(24/30)。5年生存率放疗组30%(9/30),单纯手术组23.3%(7/3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前者未增加。  相似文献   
7.
伴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发生自发性肿瘤消减少见,我们收治一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0岁。发现右拇指甲床黑色斑块三年多。半年前因受伤,右拇指甲破裂后溃烂渗液。当地卫生院仅拨除破碎指甲,未对甲床黑色斑块作任何检查及治疗。拔甲后局部指甲生长,斑块略缩小,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附2例报告)周星明,严福来,吕桂泉,谢尚闹原发性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罕见,本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性,56岁。因咯血十五天于1991年2月19日人院。咯血量多时每次达50ml左右,查体无异常体征...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椎管内肿瘤的手术,传统采用后正中全椎板切除或后正中全椎板切开植骨固定术,不同程度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且手术创伤较大[1-3].我院于1996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椎管内肿瘤42例,其中16例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巨大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巨大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巨大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临床资料.[结果]44例病例中,Simpson Ⅰ级切除者20例(45.5%),SimpsonⅡ级切除者22例(50.0%),SimpsonⅢ级切除2例(4.5%),手术死亡1例.随访2~102个月,2例Ⅲ级切除者复发.[结论]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处理好上矢状窦和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