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后显微镜下病理反应程度与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的关系。  方法  1994年1月至2003年5月接受术前放疗的上颌窦鳞状细胞癌36例, 男26例, 女10例, 中位年龄为57.5岁。临床分期: Ⅱ期2例, Ⅲ期12例, Ⅳ期22例, 受侵上颌窦区中位放疗剂量为60Gy, 中位休息23d后行上颌窦癌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标本连续切片并HE染色, 显微镜下评价肿瘤组织放疗反应程度并分析其与肿瘤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依据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病理反应分度标准, Ⅰ度放疗反应为33.3%, Ⅱ度为16.7%, Ⅲ度为50.0%。治疗后中位随诊51个月, 随诊期间复发14例, 占38.9%, 其中局部复发13例。全组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为70.9%, 5年无病生存率为60.5%。肿瘤组织Ⅰ、Ⅱ、Ⅲ度放疗反应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但Ⅱ、Ⅲ度放疗反应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将Ⅱ、Ⅲ度合并为重度反应组, Ⅰ度定为轻度反应组, 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2.5%和83.3%(P < 0.001)。重度反应组与轻度反应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7.1%和91.3%与8.3%和30.0%, P值均 < 0.001。综合性别、年龄、病理分化、放疗剂量、放疗与手术间隔时间、临床分期以及肿瘤放疗反应程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组织反应程度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结论  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放疗后显微镜下肿瘤组织反应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 是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自适应放疗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评估及比较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计划(CT-3DCRT)及应用CBCT图像设计自适应放疗计划(CBCT-ART)在剂量学上的变化,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0例应用大分割3DCRT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次放疗前进行一次CBCT验证,并应用CBCT图像设计与治疗前(CT-3DCRT)相似的CBCT-ART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二者对靶区及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结果在CBCT-ART计划中,患侧肺V20为(9.5±3.45)%,脊髓Dmax为(25±12.7)Gy,而在CT-3DCRT计划中分别为(11.5±3.5)%、(27±13.2)Gy,自适应放疗计划较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可明显降低正常组织受量(P〈0.05)。结论根据分次CBCT图像所示靶区变化进行再计划,可以明显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受量,从而可进一步提高靶区剂量,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康艾注射液联合放化疗组)40例和对照组(单纯放化疗组)40例,评价两组患者放化疗结束后有效率、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卡氏评分提高,改善率达到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有较好疗效,能有效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收治的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RP组(n=40,接受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与TP组(n=40,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RP组具体化疗方案为: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d1;顺铂60 mg/m2,静脉滴注60 min,d1。TP组具体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180 min,d1;顺铂60 mg/m2,静脉滴注60 min,d2。统计学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总生存(OS)率及无病生存(DFS)率。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2组患者的年龄、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体重下降百分比、肿瘤最大直径、病理类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P组和TP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38/40)与90.0%(36/4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4,P=0.675)。③RP组骨髓抑制、皮疹、脱发、肌肉和关节酸痛、外周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62.5%(25/40)、12.5%(5/40)、30.0%(12/40)、5.0%(2/40)、10.0%(4/40),均分别显著低于TP组的82.5%(33/40)、35.0%(14/40)、80.0%(32/40)、25.0%(10/40)、32.5%(13/4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45;χ2=5.591,P=0.018;χ2=20.202,P<0.001;χ2=6.275,P=0.012;χ2=6.050,P=0.014)。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患者OS曲线、DFS曲线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0,P=0.330;χ2=0.780,P=0.380)。 结论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安全、有效,其疗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相近,但导致的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顺铂联合同期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5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含雷替曲塞加顺铂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射治疗,3周为1周期,雷替曲塞3 mg·m^-2,静滴15 min,d1;顺铂60mg·m^-2,静滴60 min,d1;盆腔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方法。治疗2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5例患者全部完成2周期治疗,其中7例患者因白细胞下降,化疗延期1周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95.4%,3年无病生存率为75.4%,3年总生存率为90.7%。≥3级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23.1%)和血小板下降(6.2%)。≥3级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例患者于放疗后8个月开始反复出现不全性肠梗阻,最终行手术治疗。结论雷替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疾病控制率高,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