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MACC1过表达、低表达的胃癌细胞株BCG-823对5-氟脲嘧啶(5-Fu)敏感性的差异。RT-PCR检测MACC1过表达、低表达的胃癌细胞中MACC1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MACC1过表达、低表达细胞培养液中MACC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MACC1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干扰MACC1后,BCG-823细胞中mRNA表达水平下降,过表达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上升,其趋势与细胞培养液中MACC1蛋白表达水平一致。干扰MACC1后,BCG-823对5-Fu敏感性增高,过表达MACC1后其对5-Fu敏感性降低。晚期胃癌患者MACC1蛋白含量较低的患者化疗疗效好于MACC1含量较高的患者。结论 MACC1能够影响胃癌病人对化疗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测患者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初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采用同步根治性放疗,均于放疗第一天开始化疗.化疗方案观察组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对照组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均同步化疗1个疗程,放疗剂量为DT60 Gy,共6周.同步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食管X线片及胸部CT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5%,P>0.05.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损伤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肌肉痛、面色潮红和皮疹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均有效,但前者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紫杉醇加奈达铂(TP)及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食管癌部位与食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罹患不同部位食管癌的患者进行ⅠMRT+TP方案+rhTNF-α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另外,按食管癌发生部位将患者分为颈胸上段组和胸中下段组,进一步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食管狭窄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CR 20例(50%),PR 16例(40%),总有效率为90%(36/40).治疗相关血液学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为主,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治疗后食管癌颈胸上段组和胸中下段组的中度及以上食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3.64%(14/22)和1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但颈胸上段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程度较重,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紫杉醇和奈达铂联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患者均接受适形调强放疗(IMRT)联合紫杉醇和奈达铂方案(TP 方案)化疗;分析生存率及预后因素。结果:随访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4%、63.9%、3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单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有疗前进食情况、治疗前 ECOG 评分、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T 分期、非手术 N 分期、临床分期、近期疗效,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前病变长度、非手术 N 分期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对于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病人,TP 方案联合 IMRT 治疗安全有效,放疗前病变长度短、非手术 N 分期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用XELIRI方案与联合贝伐单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配到单用XELIRI组(27例)或联合贝伐单抗组(25例)进行治疗。XELIRI方案为伊立替康+希罗达,3周一疗程。贝伐单抗在第一天化疗后输注。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毒副反应。结果:25例联合治疗患者总有效率32%,疾病控制率60%,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79个月。27例XELIRI方案患者总有效率18.5%,疾病控制率40.7%,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68个月。二个化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腹泻和呕吐。贝伐单抗+XELIRI和XELIRI方案中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由于毒副反应而终止治疗。毒副反应比较二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种治疗方案在控制结直肠癌进展方面都有效而且毒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与XELIRI方案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2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与XELIRI方案联合治疗.贝伐单抗的剂量为7.5 mg/kg;第1天伊立替康200 mg/m2静脉输注30~90 min;希罗达1 000 mg/m2,一天2次,持续14天;每21天为1个治疗周期.每2个治疗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毒副作用.结果 25例患者治疗后总客观缓解率28.0%,疾病控制率60.0%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9±2.11)个月.其中,一线治疗10例,CR 1例、PR 3例、SD 4例、PD 2例,客观缓解率40.0 %,PFS为(9.70±1.52)个月;非一线治疗15例,CR 0例、PR 3例、SD 4例、PD 8例,客观缓解率20.0%,PFS为(6.71±1.51)个月;2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2例出现3~4级腹泻,1例出现3~4级粒细胞减少,高血压3例,蛋白尿2级2例,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XEL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无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胸上段食管癌不同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对86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来比较两种计划中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与3DCRT相比,IMRT靶区覆盖率V95%更高,Dmean也更接近处方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  相似文献   
9.
10.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 ,如何缓解和控制癌性疼痛 ,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存质量和抗癌信心。我院自 1998年 9月至 1999年 10月应用江苏省连云港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萘磺酸右丙氧酚与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片 (商品名达宁 )治疗了 80例中晚期癌症病人的中重度癌性疼痛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80例均为中、晚期癌症合并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患者。其中男性 5 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2 5~ 77岁 ,平均年龄 5 1岁。本组病例中肺癌 2 1例 ,食道癌 2 6例 ,贲门癌 9例 ,鼻咽癌 8例 ,乳腺癌 11例 ,甲状腺癌 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