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探讨旋转磁场和He-Ne激光对烫伤小鼠血清白蛋白和单核一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48只,以磁场和激光为处理因素因设计随机分组,用一定方法造成小鼠部深Ⅱ度烫伤,然后按析因设计方案用磁场和激光照射烫伤小鼠。测算出炭粒廓清率和血清白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顺铂与卡铂抗癌机制相同,而主要毒性反应不同,观察二者联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24例NSCIC患者采用足叶乙甙(Vp-16)与顺铂(DDP)、卡铂(CBP)联合化,CBP 200mg/m~2 D_1ivgtt,DDP30mg/m~2 D_(3-5)ivgtt,Vp-16 100mg/m~2 D_(1,3,5)ivgtt。每3~4周为1周期,联用2周期后疗效评价。结果 24例患者完全缓解0,部分缓解11例,稳定8例,进展5例,有效率45.8%,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1年生存率33.3%;毒性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度,Ⅲ~Ⅳ度少,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肝、肾毒性。结论双铂联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高,对复治病例同样有效,毒性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实验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新乡医学院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软硬件相结合等一系列课程改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背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使用X射线影像增强器作为图像检测器,获取的投影图像与真实图像之间存在几何失真。 目的:为实现脑血管的三维重建,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的几何失真进行校正。 方法:基于数学形态学检测可视控制点,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进行非可视控制点检测,利用获取的672个控制点对原始图像进行非线性局部校正。 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边缘校正的结果较好,圆弧区域基本不失真。使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得到的控制点坐标准确性高,图像校正结果好,可用于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的校正,为后续的三维重建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醛氢叶酸和5-氟脲嘧啶、顺铂治疗晚期及初治失败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42例晚期及化疗、放疗失败的复治食管癌患者均使用大剂量醛氢叶酸及5-氟脲嘧啶、顺铂方案化疗。结果该治疗组42例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4例,总有效率71.4%。结论5-氟脲嘧啶及大剂量醛氢叶酸、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包括初治失败者),均有效。部分病人对5-氟脲嘧啶加顺铂方案抗药时,本方案仍有效。毒副作用增加,但多限于Ⅰ-Ⅱ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顺铂与卡铂抗癌机制相同,而主要毒性反应不同,观察二者联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4例NSCLC患者采用足叶乙甙(Vp-16)与顺铂(DDP)、卡铂(CBP)联合化,CBP200mg/m^2 D1 ivgtt,DDP30mg/m^2 D3—5 ivgtt,Vp-16100mg/m^2 D1.3.5 ivgtt。每3—4周为1周期,联用2周期后疗效评价。结果24例患者完全缓解0,部分缓解11例,稳定8例,进展5例,有效率45.8%,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1年生存率33.3%;毒性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度,Ⅲ-Ⅳ度少,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肝、肾毒性。结论双铂联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高,对复治病例同样有效,毒性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提出减法聚类和模糊聚类算法相结合的改进型模糊聚类锋电位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减法聚类算法快速得出聚类中心的个数及位置,然后将此聚类中心作为初始值应用于模糊聚类算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模糊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节约了模糊聚类算法层层迭代的运算时间,提高了算法运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分类的正确率,特别是在信噪比低于-30db时,对分类结果准确率的改善更为明显。此算法是实现锋电位分类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比较NP与E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75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NP组和EP组,化疗2周期后比较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NP组CR1例,PR15例,EP组CR 0例,PR 10例,总有效率NP组42.1 %,EP组27.0 %,初治有效率NP组48.1 %,EP组31.0 %,腺癌有效率NP组44.4 %,EP组18.6 %,P值均<0.05。主要毒副作用为白细胞下降,Ⅲ ~ Ⅳ度发生率NP组18.4 %,EP组10.8 %,Ⅲ ~ Ⅳ度消化道反应二组相似。结论 NP方案治疗NSCLC 近期疗效较EP方案明显好,毒副作用二组相似。  相似文献   
9.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仍以化疗为主,近年来随着抗癌新药不断出现,使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有一定的提高,但因受经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基层医院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CAP(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EP(顺铂、依托泊苷)方案选用仍较多,但当上述方案疗效不满意时,我们改用HPE方案即羟喜树碱(HCPT)、顺铂(DDP)、依托泊苷(VP-16)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2月~2004年6月收治的NSCLC43例。其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42~68岁,中位年龄61岁。经纤维支气管镜检、胸水细胞检查或肺穿刺活检确诊,其中鳞…  相似文献   
10.
含诺维本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诺维本(NVB)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4例复发转移乳腺癌选用NP(NVB+DDP)治疗16例,NA(NVB+ADM)方案治疗12例,NVB单药治疗6例。均3—4周为一周期,连用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4例患者均治疗2周期以上,CR3例,PR9例,总效率(CR+PR)35.3%,临床获益率(CR+PR+SD≥6个月)44.1%,疾病控制率(CR+PR+SD)58.8%,中位治疗失败时间3.4(0.7-11个月)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0.8—11)个月。CR和PR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为5(2—11)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5.3%。静脉炎发生率较高。此外胃肠道毒性轻微,神经毒性少见。结论NVB单药和联合用药对复发转移性乳腹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建议使用NVB时采用中心静脉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