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在小腿恶性肿瘤保肢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1997年 3月 - 2 0 0 2年 10月 ,分别应用股前外侧皮瓣 ,胸脐皮瓣修复小腿恶性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保肢术后形成的皮缺损 10例。结果 :游离皮瓣移植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感染 ,皮瓣坏死等 ,术后化疗对游离皮瓣的成活无影响。结论 :小腿恶性肿瘤保肢治疗中 ,吻合血管的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应用固态载体作为细胞支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已有成功经验。尝试将液态载体或凝胶态载体材料复合细胞后注入动物体内,观察该方法的可行性。目的:探讨液态载体或凝胶态载体材料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修复全厚关节软骨的可行性。设计:对照实验。单位:威海市立医院骨科,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1/2003—09在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体质量2.5~4.5kg,雌雄不限。编号后根据缺损处注入物质的成分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即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软骨细胞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组、空白对照组,每组9只。方法:36只大白兔分组后造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取同种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与20%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混合,移植到缺损处进行修复。各移植组缺损处分别注入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软骨细胞、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组。空白对照组:缺损处不做任何处理。移植后4,8,12周对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大体、光镜组织学评估和电镜观察。据Wakitani评分标准,采用盲法对修复质量作出评价。主要观察指标:①软骨缺损修复程度。②软骨细胞的性质形态,基质中胶原性质、数量及排列方式。结果:①移植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软骨细胞中的软骨细胞能很好地生长,4周时,缺损区完全填充。8,12周再生组织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外观相似,界限模糊。组织学检查:形成透明软骨,缺损处被修复。②电镜下:8,12周,修复组织中可见多数成熟的透明软骨细胞及其周围排列不规则的、纤细的、均匀的和无周期性的Ⅱ型胶原。空白对照组仅见纤维修复,再生组织缺乏弹性,表面粗糙,不规则。③修复质量评分: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软骨细胞组和各组相比在各个时期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组和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个时期差异均存在显著性[4周:(3.93&;#177;1.91),(4.56&;#177;1.07),(4.78&;#177;1.09),(8.44&;#177;1.13)分;8周:(2.80&;#177;1.45),(3.24&;#177;1.00),(3.33&;#177;1.00),(8.44&;#177;1.13)分;12周:(2.22&;#177;1.10),(3.01&;#177;0.69),(3.00&;#177;0.71),(9.00&;#177;0.87)分,P〈0.0011,但两组之间在各个时期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能以透明软骨的方式成功修复兔膝股骨髁软骨缺损,并优于单纯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负载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或单纯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的移植。  相似文献   
3.
李亚  孟茹  翟喜成 《山东医药》2006,46(32):86-86
2000年3月~2005年5月.我院对8例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双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髋关节镜下矫形联合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镜下手术治疗FAI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7例采用髋关节镜手术联合关节内注射PRP (PRP组),15例采用单纯髋关节镜手术(非PRP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8±0.9)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Harris评分、伸-屈ROM及内-外旋ROM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个月,PRP组在VAS评分[(3.1±1.5) vs (4.2±1.3), P<...  相似文献   
5.
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目前为临床常见骨折,因患者年龄较大且常合并内科疾病,治疗方法多样。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TF)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椎峡部裂或退行性变所致腰椎滑脱是下腰痛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治疗方法较多,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院脊柱外科自1995年开始,应用Socon复位器治疗腰椎滑脱病人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应用固态载体作为细胞支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已有成功经验。尝试将液态载体或凝胶态载体材料复合细胞后注入动物体内,观察该方法的可行性。目的:探讨液态载体或凝胶态载体材料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修复全厚关节软骨的可行性。设计:对照实验。单位:威海市立医院骨科,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1/2003-09在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体质量2.5~4.5kg,雌雄不限。编号后根据缺损处注入物质的成分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即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软骨细胞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组、空白对照组,每组9只。方法:36只大白兔分组后造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取同种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与20%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混合,移植到缺损处进行修复。各移植组缺损处分别注入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软骨细胞、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组。空白对照组:缺损处不做任何处理。移植后4,8,12周对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大体、光镜组织学评估和电镜观察。据Wakitani评分标准,采用盲法对修复质量作出评价。主要观察指标:①软骨缺损修复程度。②软骨细胞的性质形态,基质中胶原性质、数量及排列方式。结果:①移植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软骨细胞中的软骨细胞能很好地生长,4周时,缺损区完全填充。8,12周再生组织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外观相似,界限模糊。组织学检查:形成透明软骨,缺损处被修复。②电镜下:8,12周,修复组织中可见多数成熟的透明软骨细胞及其周围排列不规则的、纤细的、均匀的和无周期性的Ⅱ型胶原。空白对照组仅见纤维修复,再生组织缺乏弹性,表面粗糙,不规则。③修复质量评分: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软骨细胞组和各组相比在各个时期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组和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个时期差异均存在显著性[4周:(3.93±1.91),(4.56±1.07),(4.78±1.09),(8.44±1.13)分;8周:(2.80±1.45),(3.24±1.00),(3.33±1.00),(8.44±1.13)分;12周:(2.22±1.10),(3.01±0.69),(3.00±0.71),(9.00±0.87)分,P<0.001],但两组之间在各个时期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能以透明软骨的方式成功修复兔膝股骨髁软骨缺损,并优于单纯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负载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或单纯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的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驱血带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手法闭合复位治疗胫骨骨折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19~56岁,平均42岁。术中复位后应用驱血带将骨折部位加压裹紧,维持复位,然后扩髓置入髓内钉固定。结果 5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患者均未行髓内钉动力化,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应用驱血带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过程中,能有效地维持复位状态。在基层医院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处理于凤珍陈玉莲翟喜成张敬霞作者单位:274300山东单县中心医院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仍为常见。我院自1986年始针对腰腿痛症状产生的不同部位,采用以开窗和半椎板入路为主要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处理,至1995年12月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luronic F-127作为软骨细胞移植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将培养的软骨细胞与20%的Pluronic F-127的混合,移植到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在移植后4、8、12周对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大体、光镜组织学评估和电镜观察。结果:移植的软骨细胞在载体中生长良好,形成了透明软骨。扫描电镜下可见多数成熟的透明软骨细胞。Pluronic F-127平均降解时间为6~8周,与正常软骨的再生速度基本一致。根据Wakitani制定的评分标准,采用盲法对修复质量作出评价。Pluronic F-127组和对照组的组织学评分在各个时期无显著的差异(P>0.001),而软骨细胞-载体复合体组和对照组相比在各个时期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Pluronic F-127可作为工程化软骨细胞安全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