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和被检查人员的受照剂量情况 ,掌握X线的工作性能 ,调查X线机的有效出线时间和X线机的防护水平 ,我们于 1996~ 1999年对西安地区各级有关医院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研究。现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  (1)医用X线工作人员不同类型检查的有效出线时间的调查 :对本地区 3种不同类型医院检查的 10 0 8人进行调查。用数字计时器接于X线机的高压脚闸开关 ,通电时X线机产生射线 ,同时记录累积时间。胸透和消化道均作专机调查 ,详细记录调查期间的工作量。 (2 )医用X线工作场所照射水平的调查 :对西安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对线束进行修整,以获得特定形状的剂量分布.方法:根据楔形因数的定义及一楔多用楔形因数的计算方法,测量及计算得到一系列所需楔形因数及合成不同楔形角所需的主楔形野与平野的剂量比值.结果:在射线束的途径上加上特制的滤过器或吸收挡块,以提供临床需要的肿瘤组织剂量.结论:该测量方法比较简单直观,计算机系统对测量位置的严格控制将误差减少到最小,计算结果与再测量结果之间误差<1.5%,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4.
中晚期宫颈癌后装腔内放疗剂量分布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后装腔内放疗剂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取自2004年8月至200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Ⅱ~Ⅲb期95例患者资料,后装腔内放疗定位应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后装定位一治疗多用平移床”,剂量分布偏移参数的确定依据A—B参考系统原则,偏移剂量以标准人体体模实测确定。结果 病理类型、宫旁浸润、操作技巧等对剂量分布偏移有显著影响,临床分期无显著影响;剂量分布的偏移程度不能随着后装治疗的次数增加而减轻。结论 后装腔内放疗实施定位是必要的,不仅可以明确实时后装腔内放疗等剂量曲线的位置、偏移的类型,也为盆腔适形放疗调整剂量分布、进一步修正放疗方案提供了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本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但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出现症状就诊时局部病灶已浸润较广,初诊时就有50%以上的病人失去手术机会。手术探查时仅有5%~20%的肿瘤可以较广泛地切除,就是这一小部分病人(T1T2),术中虽肉眼未发现肿瘤残留,但在病理检查时,镜下有些仍可见到瘤细胞残留,甚至可见腹主动脉究淋巴结转移,且手术死亡率可达15%左右,因此胰腺癌手术治愈率是很小的。近年来已将综合治疗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化学药物对胰腺癌不敏感,放射治疗尚可以得到部分姑息效果。早在20~30年代西方已开始用一般深部X线治疗不能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评价前列腺癌术后不同照射方式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差别,明确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前列腺癌术后放疗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07年前列腺癌术后放疗患者10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常规四野、四野适形和六野适形3种不同放射治疗技术设计治疗计划,比较各方法靶区和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差异。结果:3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剂量要求,六野和四野适形放疗计划靶区剂量明显优于常规放射治疗(P<0.05)。四野和六野适形放疗较常规放疗直肠、膀胱剂量明显降低(P<0.05)。六野适形的股骨头剂量较四野适形和常规放疗明显降低(P<0.05),提示六野适形对保护股骨头具有优势。结论:前列腺癌术后放疗的常规设野方法基本能满足靶区剂量学要求,但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明显高于3-DCRT。3-DCRT的主要优势在于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使靶区剂量分布更合理。六野适形放疗除降低股骨头剂量外,靶区、膀胱和直肠剂量与四野适形放疗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对线束进行修整,以获得特定形状的剂量分布。方法:根据楔形因数的定义及一楔多用楔形因数的计算方法,测量及计算得到一系列所需楔形因数及合成不同楔形角所需的主楔形野与平野的剂量比值。结果:在射线束的途径上加上特制的滤过器或吸收挡块,以提供临床需要的肿瘤组织剂量。结论:该测量方法比较简单直观,计算机系统对测量位置的严格控制将误差减少到最小,计算结果与再测量结果之间误差〈1.5%,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正> 为探讨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工 作的重要性,我们对我院1996~1999年从事医用诊断X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量和X线吸收剂量水平的监测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我院从事医用诊断X线的各类工作人员共158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58例,放射工龄1~45年,平均11.5年。 2 测量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TLD)方法测量X线吸收剂量。以玻璃管封装的LiF(mg cup)粉末作为监测剂量元件,其探测下限小于0.2mR,在1×10~(-3)~1000R之间具有良好线性。经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热放化随机分组治疗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热、放、化疗三种因素对宫颈癌治疗的疗效.方法1993年10月~1994年8月对12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A)、热放疗组(B)、放化疗组(C)、热放化疗组(D),治疗结束时评价近期疗效,随访5年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完全缓解率(CR)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放化疗组(D)83.3%、热放疗组(B)60.0%、放化疗组(C)50.0%、单纯放疗组(A)46.7%.近期疗效热放化疗组(D)明显好于其它3组(P<0.05).A、B、C3组疗效相近(P>0.05).5年生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放疗组(B)和热放化疗组(D)均为76.7%、单纯放疗组(A)70.0%、放化疗组(C)66.7%.5年生存率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热放化疗治疗宫颈癌近期疗效好,但未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常规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患者正常组织的影响。方法 使用组织等效好、灵敏度高、线性好的热释光剂量计布放于患者身体表面。结果 可明显看出在保护人体正常组织方面调强放疗要优于三维适形放疗。结论 在放射治疗中使用调强放疗对患者的治疗和远后身体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