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调查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近年来耐药谱的变迁。方法菌株鉴定和药敏采用ATB Expression系统鉴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近4年来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谱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最高,氨苄西林高达100%;对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最低,几乎为零,耐药率上升最快的是培氟沙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可用于控制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水及血清CEA、CYFRA21—1测定值对非小细胞性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本院145例胸腔积液病人的血清及胸水CEA、CYFRA21—1,按良恶性分为两组,并行统计分析。结果胸水及血清CEA、CYFRA21-1测定值,在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血及胸水肿瘤标记物测定可作为胸腔积液病人检测的一个常规项目,对恶性胸腔积液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79株铜绿假单孢菌感染药敏监测资料,为临床经验性治疗参考。方法 收集住院COPD病人下呼吸道痰标本培养、采用K~B低电扩散法对379株分离的铜绿假单孢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其耐药从低到高前10位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洛西林、头孢吡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奈替米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结论 铜绿假单孢菌在COPD肺感染中有重要地位,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对其抗菌活性下降说明,要重视病原学的检查,药敏检测,根据药敏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转移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王泽球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0081)恶性胸腔积液(胸水)是常见病。然而在临床上,寻找原发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却比较困难。在多数情况下,肺癌是恶性胸水的主要病因,本院统计,肺癌转移性胸水占同期整...  相似文献   
5.
将确诊的6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每天均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200~400μg/d治疗,并于必要时加用β2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200峭(2喷);观察组另予孟鲁司特10mg/d,睡前一次口服。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咳嗽频率评分、夜间咳醒次数及β2激动剂使用次数均显著减少,肺功能指标MVV、FEV1、FEV1/FVC等参数及晨间和夜间的PEF均明显提高(P均〈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认为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较单用激素能更有效控制哮喘发作,可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测定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8例因呼吸困难住院的患者,根据基础疾病、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等资料分成4组。比较各组血浆BNP水平,再于上述4组内按有无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a、b两个亚组,比较两个亚组间的血浆BNP水平。结果 LVEF〈40%的1组及2组血浆BNP显著高于LVEF≥40%的3组及4组(P〈0.05)。以ROC曲线确定血BNP138.5 ng/L,预测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77.2%。各组内有舒张功能不全的亚组其BNP水平显著高于无舒张功能不全的亚组(P〈0.05)。结论血浆BNP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根据血浆BNP测定值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及心电图、血气、胸片等情况,临床医师可以比较快速的确定呼吸困难的病因,为抢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弥漫性肺部疾病。最早由Burrell等于1937年报道。现报道一例PLAM,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合并文献学习,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探讨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患者,女性44岁,已婚已育,育有一女。2009年6月14日因咳嗽伴气促1周入院。入院前胸片及B超提示左侧胸腔积液,先后两次行胸穿检查,胸腔积液均呈乳白色。胸水常规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胸水未找到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以评价其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伴有肺动脉高压病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加服氯沙坦,50mg/次,每日一次。疗程2周。治疗前和2周时测定肺动脉压。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动脉压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肺动脉压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1),动脉血氧分压的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通过常规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等治疗可使肺动脉压降低,加用氯沙坦可使肺动脉压下降更为明显,并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提示氯沙坦可用于肺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短小棒状杆菌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排净胸水,注入短小棒状杆菌,治疗癌性胸水40例,有效率达95%,其中90%的病例一次给药即可显效,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该方法疗效高、副反应小,是目前临床上控制癌性胸水最为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Ⅲ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依替米星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41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59a±s14a(27~86a),采用依替米星静脉滴注。≥70a,100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q12h;<70a,150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q12h;疗程8.2d±2.8d。结果:有效率88%(36/41),细菌清除率76%(26/34)。除2例轻微头晕、恶心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及耳、肾毒性。结论:依替米星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