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IMRT)联合三维腔内后装放疗及顺铂(DDP)同步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组:二维后装组47例患者行IMRT联合二维腔内后装放疗及DDP同步化疗;三维后装组39例患者行IMRT联合三维腔内后装放疗及DDP同步化疗。分析评定两种治疗方式下对危及器官(小肠、膀胱、直肠)受照剂量、2cm3受照剂量(D2cc)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三维后装组危及器官(小肠、膀胱及直肠)受照剂量Dmin、Dmax、Dmean、D2cc均明显少于二维后装组(P0.05);三维后装组血小板减少23.09%(9/39)、消化道反应47.72%(19/39)、放射性膀胱炎71.79%(28/39)及放射性直肠炎56.41%(22/39)情况均明显低于二维后装组[70.21%(33/47)、65.96%(31/47)、82.98%(39/47)、80.85%(38/47)](均P0.05)。结论:IMRT联合三维腔内后装放疗及DDP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在剂量学角度可明显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且毒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预后意义,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依据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 将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338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 血清白蛋白≤35 g/L; B组, 血清白蛋白 > 35 g/L, 并对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比较两组患者间的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肿瘤直径及浸润深度相关(P < 0.05);A组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 < 0.001);并且在多因素分析模型中,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01)。   结论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总生存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多种多样,其中约1/3的患者与遗传有关,常见的为外显率较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也有过X连锁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的报道。现已明确了先天性白内障的十四个基因,二十几个独立位点上的突变,其中有十四个基因已被完全克隆出来。基因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进一步了解遗传,环境及营养等因素对晶状体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方式对疼痛改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元元  赵卫东  王慧妍 《安徽医药》2016,37(12):1525-1527
目的 评估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腹腔镜下完全切除与未完全切除DIE病灶对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5例DIE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纳入A组(26例),未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纳入B组(1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4.79±0.9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评分为(9.82±1.59)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E患者经手术完全切除病灶,疼痛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因阴道不适而就诊于妇瘤科门诊的患者中纤毛菌的检出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因"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等症状在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妇瘤科门诊就诊的6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检测纤毛菌及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672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49例(7.3%),异常者623例(92.7%)。纤毛菌感染共71例(10.6%),包含AV组6例、BV组47例、AV合并BV组18例,患者平均年龄45岁。纤毛菌感染多表现出脓细胞增加,与未感染纤毛菌患者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毛菌感染通常伴有其他致病菌存在,表现出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周元元  赵卫东  王慧妍 《安徽医学》2016,37(12):1525-1527
目的 评估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腹腔镜下完全切除与未完全切除DIE病灶对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5例DIE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纳入A组(26例),未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纳入B组(1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4.79±0.9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评分为(9.82±1.59)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E患者经手术完全切除病灶,疼痛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IMPDHl基因的突变特征以及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利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确定家系内遗传连锁关系。方法严格按照有关伦理学要求进行家系收集,所有现存家系成员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和眼底镜检查、视野、暗适应阈值以及ERG检查)。提取该家系lO例患者、lO例未患病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MPDHl第7外显子基因片段,利用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样本进行IMPDHl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中lO例患者的IMPDHl基因发生了Asp-226-Asn(GAC→AAC)的错义突变,lO例家系未患病成员则没有此突变。结论IMPDHl基因的一种已知突变Asp-226-Asn与该家系所发生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存在紧密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