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适当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6例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行前瞻性研究,按所用对比剂浓度不同分为三组,所用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20 mgI/ml、350 mgI/ml、370 mgI/ml,将扫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重组,然后对重组后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对主动脉起始部及同层面降部的CT值进行测量,对其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85,P=0.675).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的三组患者主动脉起始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0.992、P值=0.376;主动脉降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1.527、P值=0.224,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三组患者主动脉起始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1.206、P值=0.307;主动脉降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1.703、P值=0.191,各组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低浓度对比剂(320 mgI/ml)能够满足冠状动脉CTA的诊断要求,在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时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SCT淋巴管成像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P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于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行胸腹部MSCT联合扫描,并行内镜检查,将MSCT图像和手术病理及内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6例患者MSCT淋巴管成像均能清晰显示病变肠管及肠管以外病变,肠管扩张14例,肠壁增厚13例,胸腔积液5例,腹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3例,肠系膜水肿12例,肠系膜结节6例,腹腔淋巴管瘤2例;肠淋巴干反流7例,腰淋巴干反流13例,胸膜及肺内淋巴反流3例,心包纵隔淋巴反流3例,纵隔肺淋巴反流4例,T8以下水平胸导管梗阻1例,胸导管出口梗阻14例.结论 MSCT淋巴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PIL肠管本身及肠管以外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外生性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外生性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外生性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 6例 ,均行消化道钡餐造影 ,B超检查 ,CT检查和 /或MR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外生性平滑肌肉瘤。上消化道造影表现为外压性改变 ,2例可见肠道外不规则钡斑 ,B超显示上腹实性肿块 ,CT、MR显示为实性肿块 ,2例可见肿块与十二指肠相连 ,血管造影表现为多血供肿瘤 ,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右、中结肠动脉供血。结论 外生性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应在消化道作钡餐的基础上联合应用CT和 /或MR及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像所见。方法原发肿瘤13例,继发肿瘤3例,16例病人均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5例病人行CT检查,2例行血管造影,2例壶腹部癌行B超检查,其中1例行ERCP检查。结果所有病人均经手术切除,将X线所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腺癌7例,平滑肌肉瘤6例,继发性癌3例。结论消化道造影是十二指肠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本组病例均能提示病变部位,其中13例定性诊断正确,但对一些外生性肿瘤,造影有其局限性,应结合CT、B超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共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30例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16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5例,回肠4例;良性5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21例;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良性GIST密度均匀,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 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并可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报告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道血管瘤。肠道双重造影表现为充盈缺损、肠腔狭窄、静脉石、肠梗阻和肠动力的改变等。血管造影是确诊本病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和MSCT诊断乳糜性心包积液淋巴回流障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乳糜性心包积液的DLG及造影后MSCT资料;7例伴乳糜胸,其中1例伴乳糜痰;8例接受胸导管梗阻解除术.结果 9例DLG和MSCT均表现为胸导管出口梗阻;5例合并心包区反流,其中4例通过扩张的支气管纵隔干反流.8例接受胸导管出口梗阻解除术,术后病情好转.结论 DLG和MSCT可显示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胸导管及属支异常,并能显示心包腔与淋巴系统的异常交通,后者可能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胸腔入口区病变的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胸腔入口区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经病理或DSA证实的胸腔人口区疾病的CT表现。结果 118例螺旋CT平扫中定位诊断正确者112例(约占95%),定性诊断正确者98例(约占83%)。53例增强CT扫描中定位诊断正确者51例(约占96%),定性诊断正确者48例(约占91%)。结论 螺旋CT对胸腔入口区疾病的诊断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尤其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病变与其周围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