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厦门市老年人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老年人伤害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分析辖区内哨点医院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60岁以上伤害病例,分析伤害特征。 结果 2016年厦门市共登记报告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3 965例;造成老年人伤害前5位的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46.94%)、钝器伤(17.40%)、道路交通伤(11.40%)、动物伤(10.42%)和刀/锐器伤(8.50%);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8:00~20:00;地点以家中(51.02%)、公共居住场所(19.80%)和公路/街道(17.48%)为主;伤害发生时进行休闲活动的构成比最高,达46.10%,其次为家务(16.90%)和步行(8.75%);受伤部位构成比前3位的分别为:下肢(26.70%)、头部(26.48%)和上肢(22.37%);伤害程度以轻度为主。 结论 应采取相对应的多层面干预措施,预防老年人伤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标碘盐全覆盖后厦门市城市与农村家庭食盐选择模式,为厦门市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里、翔安共433户家庭,调查其食盐选择模式。结果城市家庭缺碘危害知晓率(91.90%)高于农村(85.20%);城市家庭选择碘盐的比率(89.52%)高于农村(79.82%);城市家庭选择购买碘盐理由为防止碘缺乏病或对孩子智力有好处的比率(90.02%)高于农村(83.15%);城市选择始终吃加碘盐的比率(83.33%)高于农村(72.20%),选择同时吃加碘盐和不加碘盐的比率(3.33%)低于农村(9.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家庭均有超过半数家庭每周吃2次以上熟食,同时城市与农村均有约25%左右家庭每周在外就餐2次以上。结论新标碘盐全覆盖后,厦门市家庭食盐选择模式仍存在城乡差别,农村仍然是碘缺乏病防治的薄弱点,应当引起各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碘盐新标准实施后厦门市城乡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水平,为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厦门市湖里区和翔安区为城乡调查点,每个点划分5个片区,调查居民饮用水碘含量、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随机抽查在本地生活≥0.5年城乡哺乳期妇女70人和75人,检测尿碘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按相关标准评价。结果居民饮用水碘均10μg/L,仍为缺碘地区;城市碘盐覆盖率(99.3%)高于农村(94.0%),但合格碘盐食用率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城乡分别为121.6μg/L和101.2μg/L,城市较高;城乡哺乳期妇女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分别为17.1%(12/70)和16.0%(12/75);甲亢检出率分别为1.4%(1/70)和2.7%(2/75);检出部分人是易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个体,均未检出亚甲亢、甲减和亚甲减;哺乳期妇女血清指标、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及甲亢检出率,城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厦门市目前供应的盐碘对城乡哺乳期妇女总体适宜,但均存在碘营养不足及易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个体;应将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和甲状腺功能指标列入常规监测,以指导科学补碘、保障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儿童疫苗预防接种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 按麻疹平均发病率水平抽取高低不同的两个县,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出生的儿童300名,调查疫苗的接种情况.结果 >1岁组儿童300名,七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为95.7%,>2岁组儿童208名,DTP、MV(含MM)的加强免疫和JEV免疫接种率分别为76.3%、59.4%和88.3%,不合格接种率3.8%.结论 三明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有待加强,特别是加强免疫和新增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5.
林艺兰     伍啸青     池家煌     钟原 《现代预防医学》2016,(12):2198-2201
摘要:目的 比较厦门市城乡居民食管癌死亡和减寿趋势变化,为厦门市食管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3 - 2014年厦门市城乡居民食管癌死亡资料,用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03 - 2014年,厦门市城市、农村居民因食管癌死亡率分别为15.72/10万和37.89/10万;人均寿命损失分别为8.60年和8.25年。农村食管癌死亡率和人均寿命损失存在下降趋势,城市则来回波动,无明显趋势。无论城市、农村,男性食管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结论 厦门市城乡居民食管癌死亡率仍保持高位态势,应以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食管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3年间厦门市儿童碘营养水平和甲状腺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2020—2022年厦门市碘缺乏病监测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0—2022年厦门市居民食盐含碘量中位数为24.20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2.83%,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216.4μg/L(P25~P75:133.70~314.40μg/L)、甲状腺肿大率为3.04%、结节检出率为17.71%。男生尿碘中位数228.80μg/L高于女生202.78μg/L;年龄越大,尿碘中位数越大;2022年尿碘中位数比2020年下降24.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10岁组学生发生结节风险分别是男生、8岁组的1.59倍和1.90倍,城市学生发生结节的风险比郊区学生低(OR=0.26,95%CI:0.17~0.39)。结论 2020—2022年厦门市8~10岁学生碘营养状态适宜,碘缺乏病防控总体处于稳定状态。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一直较高,有必要深入研究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厦门市盐业体制改革后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 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19年, 在厦门市下辖的6个区, 每个区划分为5个片区, 每个片区抽取1个镇(街道, 以下简称镇), 每个镇抽取1所小学, 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儿童40人(年龄、性别均衡), 检测家中食用盐碘含量和随意1次尿样碘含量, 并对儿童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 2017-2019年, 厦门市碘盐覆盖率分别为97.34%(1 206/1 239)、96.89%(1 214/1 253)、93.33%(1 175/1 259);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6.13%(1 191/1 239)、95.61%(1 198/1 253)、91.58%(1 153/1 259);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2.90、182.81、164.00 μg/L。男、女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1.01%(19/1 889)和2.26%(42/1 862)。结论盐业体制改革后, 厦门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总体处于适宜水平, 但合格碘盐食用率降低, 使居民碘缺乏风险加大。应加强科学补碘宣传, 保持高合格碘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厦门市实施碘盐新标准3年后城乡18-45岁人群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功能水平,为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厦门市湖里区和翔安区为城乡调查点。调查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18-45岁育龄妇女和成年男性的碘营养和甲状腺功能水平。结果城乡的碘盐覆盖率分别为99.33%和94.00%,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3.00%和90.67%,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分别为6.13 g和6.93g;18~45岁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27.45μg/L和146.20μg/L,18~45岁成年男性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1.72μg/L和154.50μg/L;城乡18-45岁育龄妇女和成年男性的甲状腺功能指标TSH、TG、FT_3、FT_4、TPOAb、TGAb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乡18-45岁人群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率分别为11.02%和14.17%,二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厦门市成年男性和育龄妇女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率分别为9.02%和16.00%,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18-45岁成年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检出率分别为1.61%和3.33%,二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育龄妇女甲状腺功能亢进检出率分别为3.08%和0%、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检出率分别为1.54%和5.00%,二地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乡18-45岁育龄妇女和成年男性中均有易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个体。结论厦门市实施碘盐新标准3年后,城乡18-45岁育龄期妇女和成年男性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状态,但仍需持续加强碘缺乏病防治监测和科学补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定量测算,了解不同性别、年龄组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厦门市结直肠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4年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死亡数据,运用YLL对结直肠癌疾病负担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厦门市居民每千人口结直肠癌YLL、YLD、DALY分别为0.974、0.016、0.990;男性高于女性,60~69岁组负担最重.结论 YLL是造成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30岁群体是重点防治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1—2014年三明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及监测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4年三明市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三明市共报告AEFI 588例,报告发生率14.6/10万;全年均有AEFI报告,无明显季节性;以1岁以下人群为主,占67.8%;绝大部分发生在24 h内,占90.68%;百白破类疫苗报告例数最多,占39.1%;一般反应为主,占85.7%;症状较轻,以发热、红肿、硬结最常见,占79.9%。结论三明市预防接种安全可靠,AEFI监测系统完整性、敏感性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