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人宫颈癌为材料,同一份样品用四个实验指标来检测和分析癌蛋白P21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宫颈癌组织中存在有P21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1KD;表达的主要部位在恶变细胞胞浆和胞膜中;表达水平高于慢性炎症约六倍。实验结果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验证。54例宫颈石蜡切片用ABC免疫酶标法进行了检测。宫颈癌组P21阳性率和阳性强度明显高于慢性炎症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雌激素调节基因与雌激素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影响其发生 ,发展和预后的因素较多。自 70年代Jensen发现雌激素受体 (ER)以来 ,对ER的大量研究表明其与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关。但ER并不是一种完美的判定预后和激素治疗效果的指标 ,近年来乳腺癌雌激素调节基因—包括孕激素受体 (PR)、pS2、热休克蛋白 2 7(heatshockprotein 2 7)、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 ,Cath -D)等 ,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 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ER基因位于第 6号染色体 ,其mRNA长6 32 2bp ,编码 595个氨基…  相似文献   
3.
4.
一、病因1.饮食因素目前认为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以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为主的北美及西欧国家大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以蔬菜、低脂肪饮食为主的亚洲及非洲国家。高脂肪饮食可刺激胆汁的分泌,随之进入肠道的胆酸及中性固醇含量增加,胆酸的代谢产物石胆酸及脱氧胆酸增加,这些代谢产物具有一定致  相似文献   
5.
Lennert淋巴瘤是近十余年来始见于文献的一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本病较少见,文献报告例数不多,此病多原发于淋巴结,本文报告一例原发于舌部的Lennert淋巴瘤则实属罕见。病例报告一、临床资料男性,46岁。舌右侧缘发现新生物半年,后逐渐增大。1990年6月在当地医院行舌右侧肿块切除,病理诊断为“舌网织细胞肉芽肿。”术后3月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可通过胃粘膜上皮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失衡;激活癌基因和使抑癌基因失活、突变;直接或间接影响端粒酶活化等方式,使细胞出现肿瘤性转化,甚至导致胃癌的发生。但上述致癌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生理特征与阑尾炎聚集病例的关系。方法:现场调查病例的分布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复习病历,收集临床资料及月经史。结果:1997年4月11日~1998年4月3日,武汉某校共发生22例患者,17例手术。其中16例为学生,男女生罹患率分别为28%(4/145)和88%(12/137),差别有显著性(χ2=4.74,P<005)。5例未手术者中,4例为女生。11例月经规则的手术患者中,月经期发病者1例,卵泡期6例,黄体期4例;9例阑尾出血,月经期1例,卵泡期6例,黄体期2例。对危险因子的比较显示,男女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本次发生的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女性可能具有更高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PS2、Cath-D表达及DNA含量检测在乳腺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雌激素调节基因PS2、Cath -D表达的临床意义及DNA含量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组织化学Feulgen染色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5 0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S2、ER、Cath -D的表达及DNA含量。结果 PS2的表达与ER呈正相关性 (P <0 0 1) ;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 ,PS2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减少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间质Cath -D高表达率、SPF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1或P <0 0 5 )。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 ,DI值、SPF值及异倍体检出率逐渐增大 (P <0 0 5 )。结论 PS2表达与ER有关 ,PS2确能反映雌激素调节系统的完整性 ,可作为预测内分泌治疗效果的指标。间质Cath -D表达及SPF值与淋巴结转移有关。DI值、DNA倍体及SPF值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 ,Cath -D与DNA含量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宫颈鳞癌PCNA表达及DNA倍体与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细胞的增殖潜能与癌转移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宫颈鳞癌中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同时用图象分析技术对其DNA含量指数(DI值)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NA表达、DI值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1或P<0.01);PCNA与DI呈正相关(P<0.01)。提示高的PCNA表达率及高的DI值(高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常提示宫颈鳞癌的低分化和高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江曼  刘铭球  林宜先 《肿瘤防治研究》2001,28(6):490-492,498
 细胞死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 :坏死 (necrosis)和凋亡 (apoptosis)。坏死是由于某些病理因素造成细胞被动死亡 ,凋亡是指象秋天树叶凋谢一样 ,细胞遵循自身基因的程序结束生命 ,是一种自主性死亡过程。长期以来 ,人们总认为细胞死亡是由于有害因子直接作用的结果 ,忽视了基因指导下的程序性细胞自然死亡。细胞凋亡这一概念的提出为阐明某些疾病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防治措施带来新思路 ,对肿瘤的研究也不例外。本文将对细胞凋亡的概念、特征、调控和对肿瘤治疗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