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外伤后发生高血压比较少见。我院自1978年以来共诊治3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男性,25岁。因车祸撞伤左腰部伴肿物59天由外院转入。伤后肉眼全程血尿6天,左腰部肿物逐渐增大。体查:血压18.5/14.0kPa(伤前15.0/10.0kPa)。左腰腹部隆起,可触及10cm×12cm肿物,轻压痛。左肾区叩击痛。Hb 125g/L,WBC6.9×10~9/L,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肾图示左肾功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因其免疫功能不完善,抵抗力弱,烧伤后感染易扩散,容易发生菌血症,近年来我院共收治了36例烧伤后菌血症婴幼儿,我们回顾患儿的治疗经过,总结了一些经验体会。临床资料36例烧伤菌血症婴幼儿,按烧伤创面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即以碘络醚治疗为主的干疗组和以湿润烧伤  相似文献   
3.
抑癌基因MMAC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胆管癌组织中MMAC1 PTE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32例胆管癌组织中MMAC1 PTEN及MMAC1 PTENmRNA表达情况 ,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胆管癌组织中MMAC1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6 4% ,阳性反应分布在胞浆中。胆管癌组织中MMAC1 PTENmRNA阳性表达率73.6 % ,阳性信号位于胞浆中。MAC1 PTEN蛋白及MMAC1 PTENmRNA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以及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浸润转移、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相关 ,分化程度愈低 ,恶性程度高的其表达水平低、术后生存时间短。结论 胆管癌组织中存在着较高比例的MMAC1 PTEN蛋白和MMAC1 PTENmRNA阴性表达 ,说明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 ,MMAC1 PTEN基因失活起着重要作用 ,两者的阳性表达均有一定的预后意义。对判断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胆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0引言 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究源于上个世纪小鼠肿瘤免疫排斥试验,有许多研究发现如果将肿瘤细胞灭活后制成抗原(即瘤苗)免疫小鼠,小鼠会对随后接种的相同肿瘤细胞产生排斥反应.由于肿瘤细胞来源于正常细胞的癌变,免疫原性低,通常很难被免疫系统识别,同时由于肿瘤细胞具有多种免疫逃逸机制,因而不能有效激发免疫反应清除肿瘤.  相似文献   
5.
笔者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腹部创伤术后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A组)采用改良双套管连接低负压持续冲洗引流,11例(B组)采用传统血浆引流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拔管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和再手术率。A组住院天数、痊愈时间短于B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和再手术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对腹部创伤术后肠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维生素B1注射液对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急性腹膜炎全麻术后患者100例(均未使用镇痛泵)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维生素C、维生素B6等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肌注,1 次/d;对照组未给予维生素B1而改用灭菌注射用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能促进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应用植物药物成分蜕皮甾酮(EDS)进行防治的效果。方法 ①MTT法对培养内皮细胞琥碧酸脱氢酶活必的影响。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ET、NO、MDA、LDH、SOD测定。③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ATP、ADP、AMP及能荷。结果 TNF与内皮细胞孵育后低浓度、早期内皮细胞被激活,随着TNF  相似文献   
8.
47例中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保肛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手术根治方式及保肛的效果.方法 本组总结了47例低位直肠癌开腹在TME手术规范操作下进行直肠低位或超低位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近期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并发症为吻合口瘘2例,远期吻合口部分狭窄无梗阻6例,控便率100%.结论 严格掌握保肛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患者、规范手术是根治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PT)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PRPT占所有肿瘤的0.07%~0.2%[1],其中77%~90%为恶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便秘继发结直肠穿孔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便秘继发结直肠穿孔诊治情况。结果:13例中术前明确诊断7例,确诊率53.8%;误诊6例,误诊率46.2%。行Hartman手术10例;穿孔修补加经阑尾盲肠造瘘3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23.1%);肺部感染3例(23.1%);麻痹性肠梗阻1例(7.7%);脑血管意外1例(7.7%);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7.7%);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7.7%)。12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2.3%,1例死亡,死亡率7.7%。结论:结直肠穿孔破裂是便秘严重并发症。对老年急腹症患者,应将结直肠穿孔破裂与上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并列考虑。尽早明确诊断和简单有效的手术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