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转归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改善病人的恶病质、纠正恶性营养不良效果确切,对某些肿瘤存在潜在的抑制作用,并在逆转多药耐药的研究领域中也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腋嗅是由于大汗腺分泌物中有机物质被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1].抑制汗腺的分泌:通过有较强的收敛作用的止汗剂暂时封闭汗腺导管,抑止汗液.市售的止汗剂主要是铝盐.  相似文献   
3.
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对胰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对胰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rIL-2+化疗药物,药物按一定比例稀释后灌注。介入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15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中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3例、病情进展2例;15例患者均疼痛缓解、KPS评分、体质量稳定,未见心血管系统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经胰腺癌患者的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可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铂方案二线治疗复发转移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一线化疗后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进行二线治疗,化疗方案:顺铂25mg/m^2d1,奈达铂25mg/m^2d2,3,氟尿嘧啶0.35g/m^2civ d1~7,3周重复。[结果 ]部分缓解(PR)11例,疾病稳定(SD)8例,疾病进展(PD)11例,有效率(RR)为36.7%,疾病控制率(DCR)为63.3%,中位达进展时间(TTP)为4.3个月(95%CI:1.1~10.5),中位生存时间(MST)为8.9个月(95%CI:2.1~15.3)。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级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3.3%,Ⅲ级口腔炎的发生率为6.7%。[结论]双铂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复发转移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Acaseofdiscoidlupuserythematosus/lichenplanusoverlapsyndrome盘状红斑狼疮(DLE)/扁平谷燕(LP)重叠综合征国内报道甚少,我科近期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片面部、四肢末端红斑、脱屑3年,加重4个月,于1998年3月18日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轮紫红色斑块,什轻度爆痒,1个月后逐渐扩展至面颈部及双手背部,曾于问95什7月IcR至8月3日在我科住院治疗,按“红斑狼疮”给予泼尼松、氯喷等治疗,皮损好转后出院。1997年11日再次出现卜述技报,自用“红花油”和“冻疮膏”后无效,目应损逐渐加重,以双…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7例平阳霉素致急性肺间质病变的治疗情况。方法在急性间质性肺炎渗出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待急性渗出消散后,才逐渐减量是有效治疗的关键。结果经治7例,1例死于治疗无效,1例死于继发病变,总有效率71.4%。结论平阳霉素致肺间质性病变渗出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耳面部、四肢末端红斑脱屑3年,加重4月,于1998年3月18日入院。患者自述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轮紫红色斑块,伴轻度瘙痒,1月后逐渐扩展至面颈部及双手背部,曾于1995年7月在我科住院按“红斑狼疮”给予“强的松”、“氯喹”等治疗,皮损好转后出院。1997年11月再次出现上述皮损,自用“红花油”和“冻疮膏”后无效,且皮损逐渐加重,以双手背部尤为严重,紫红色斑块大部分融合成片,左食指外侧出现溃破结痂,双手指活动受限。病程中无发热及关节肿痛史。体格检查:面颈部及双耳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疲劳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翻译的FSI量表及自行编制的疾病及一般情况登记表,对121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式调查,计算FSI量表各维度得分,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肿瘤病人化疗前不同性别、不同肿瘤分期疲劳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疲劳评分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不同化疗方案的患者化疗后疲劳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化疗过程中有恶心呕吐症状者化疗后疲劳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肿瘤病人化疗后疲劳评分明显增高。女性、肿瘤分期晚、联合化疗、化疗中有恶心呕吐症状疲劳评分较高,不同的化疗药物所导致的疲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接受5-Fu为基础方案化疗的Ⅳ期胃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个月。在临床工作中,可见极少数高度恶性胃癌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常用的化疗方案难以阻止疾病进展。作者对近期收治的1例高度恶性胃癌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高文君  杨守梅  吴丹  刘杏 《肿瘤学杂志》2022,28(10):833-840
摘 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肺癌营养不良患者与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1月至 2021年12月222例住院原发性肺癌患者应用PG-SGA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根据PG-SGA评分将患者分成3组:无或可疑营养不良组、中度营养不良组及重度营养不良组。分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营养指标及外周血多项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 22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无或可疑营养不良者占34.2%(76/222),中度营养不良者占36.0%(80/222),重度营养不良者占29.8%(66/222)。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患者的临床分期较晚,其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呈逐步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更易出现血小板和D-二聚体的升高,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更高,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指标前白蛋白和预后营养指数预测营养不良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3 mg/L和43;炎症因子指标CRP、IL-6、NLR、PLR和LMR预测营养不良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5 mg/L、13.5 pg/mL、4.2、177.4和1.9。经营养支持治疗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指标PAB、A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炎症因子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PG-SGA评分与炎症因子水平及营养指标相关性较好。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肺癌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