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NAFLD的共同重要致病机制,脂肪细胞因子如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等通过不同途径参与IR和NAFLD的发生和发展[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EMT)基因外显子8的G175A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并比较51例NAFLD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PEMT基因外显子8的G175A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不同基因型对各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NAFLD组和正常对照组PEMT基因175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有显著性(GG、GA、AA在两组中的比例分别是58.8%、78.0%和39.2%、22.0%和2.0%、0.0%,χ2=4.289,P=0.038),NAFLD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21.6%比11.0%,χ2=4.127,P=0.042),NAFLD患者中G175A突变型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野生型患者(2.88±1.02 vs 2.04±0.96,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3.22±0.88 vs 3.87±0.3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位点pemtG175A突变型、低密度脂蛋白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PEMT基因外显子8的G175A多态性与NAFLD发病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髓造血细胞(HC)移植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EC)模型的炎性反应肠管和正常脏器的定植情况.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54只,完全随机分为移植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和非模型对照组(C组),每组均为18只.A组和B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建立EC模型,C组用生理盐水灌肠.用悬浮培养法在体外培养获得雄性SD大鼠的HC,移植前24 h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HC.A组造模后24 h将含HC的细胞悬液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B、C组则同法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每组于移植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l天处死大鼠各6只,取全段结肠及肝脏、胃、胰腺组织送检,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的定植情况.结果 BrdU阳性细胞在A组结肠组织各时间段均有定植(100%),移植后第14天和第2l天的病变区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同时间段非病变区(P<0.05).A组的18例肝组织中有3例亦可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16.7%).而胃、胰腺组织未检测到阳性细胞,两对照组均阴性.结论 同种异体HC移植能在EC大鼠模型的肠道及肝脏中定植,HC的定植与EC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局部血供丰富情况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瘦素是一种能量平衡的调节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控制食物摄入和调节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iRNA)靶向抑制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基因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优化siRNA转染条件,将3条靶向抑制CDCA5基因的siRNA载体片段(序列1、2和3)分别高效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A、B和C组),并设阴性对照组(NC组)及空白组。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72h各组CDCA5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24、48、72、96、120h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 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转染48h的凋亡情况。结果 A、B和C组的CDCA5蛋白水平均低于NC组和空白组(P<0.05),其中B组的表达率最低,抑制率最高,达89.3%,故选择序列2进行后续实验。自转染48h起,B组的相对增殖率均低于NC组和空白组(P<0.05);B组转染72h的相对增殖率为(66.58±2.58)%,均低于其他观察时间点(P<0.05)。B组转染48h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分别为(17.43±2.31)%和(22.37±2.21)%,均高于NC组和空白组(P<0.05)。 结论 通过siRNA能够降低HepG2细胞的CDCA5表达水平,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miR-181a与miR-27a两种miRNAs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癌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50例和对应的距离胃癌病灶5cm以上的癌旁组织,以及2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黏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miR一181a和miR一27a作定量分析。结果:相对于自身癌旁组织和他人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miR-181a和miR+27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者的性别、年龄、病例分型和淋巴结转移与miR-181a和miR-27a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iR-181a和miR-27a在胃癌组织中显著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croRNA (miRNA)的差异表达.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为胃癌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及距离胃癌病灶5 cm以上的癌旁组织,选取其中7例标本提取总RNA,应用Illumina miRNA芯片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定量实时PCR技术验证25例胃癌和癌旁组织标本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与胃癌组织中miRNA差异表达的关联.结果 Illumina miRNA芯片检测显示,HS-138,HS-153,HS-157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miR-181a,miR-21,miR-21*,miR-27a,miR-584,miR-9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定量实时PCR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miR-181a表达上调(56.848±135.551比3.950±12.101,P<0.05),而miR-584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miR-181a表达与患者胃癌淋巴结转移及年龄有关联(rp=0.462、0.414,P=0.009、0.023),与性别和病理分型无关联(P=0.220、0.106).结论 应用miRNA芯片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发现了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  相似文献   
10.
郭鹏辉  杜艳蕾  聂玉强 《广东医学》2012,33(11):1560-1562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miRNA-191的表达及预测其靶基因.方法选取胃癌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50例,应用基于SYBR Green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NA-191的表达情况,后用2-ΔΔCT方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iRNA-191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 miRNA-19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miRNA-191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对miRNA-191预测得到PLCD1、SOX4等9个靶基因.结论 miRNA-19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