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动脉瘤诊断和后续介入或外科夹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48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共发现48例患者52个脑动脉瘤,分别采取了手术夹闭、栓塞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三维DSA与常规脑血管造影比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脑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检出率,也为脑动脉瘤的外科夹闭或介入治疗提供了丰富信息,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沉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5,ERK5)对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人胃癌细胞株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ERK5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短发荚RNA(shRNA)干扰技术沉默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中ERK5的表达。CCK-8法检测ERK5沉默后胃癌细胞的生长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结果 与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AGS、HGC-27中ERK5 mRNA均呈高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96±0.501、1.865±0.185、1.793±0.137和1.530±0.093(P<0.05)。ERK5-shRNA有效沉默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中ERK5的表达水平,沉默效率分别为(74.4±1.5)%和(69.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 ERK5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而促进胃癌细胞凋亡(P<0.05),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 沉默ERK5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的生长侵袭,促进细胞凋亡,ERK5可能是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荣宝和荣芽在云南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灭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荣宝和荣芽药物进行现场试验和杀螺药效验证。方法选取钉螺密度>10只/框(每框=0.11m2)的钉螺孳生地,分割成8个小区,分为实验组(分别使用荣宝和荣芽药物)、药物对照组(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2g/m2)、清水对照组,分别按试验剂量喷洒药剂,空白组喷洒等量清水;选择500m⒉左右的钉螺孳生荒地分3个区,在其中2个区施入荣宝粉30g/m2和45g/m2后深耕(20±5)cm,1个区为翻耕对照。施药后1、3、7和15d分别在每个试验区和对照区抽取10~20框,捕捉框内全部钉螺,48h恢复饲养后,用敲击法鉴定钉螺死亡数和存活数。结果施药后1、3、7和15d荣宝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69.95%~77.58%;荣芽分别为77.17%~90.09%;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2g/m2分别为78.71%~76.25%;清水对照区分别为1.96%~5.26%。施入荣宝粉30g/m2深耕(20±5)cm后分别为32.00%~24.62%;施入荣宝粉45g/m2深耕(20±5)cm后分别为30.77%~75.00%;翻耕对照区分别为3.13%~3.53%。结论荣宝和荣芽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杀螺药物,但其剂型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鹤庆县中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好血吸虫病流行区中小学校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健康教育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云南省鹤庆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于2 0 0 3年4月选择了鹤庆县金墩乡的康福小学和榜山中学开展血防健康教育,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康福小学1~6年级学生1 97人和榜山中学初一至初三学生683人。2 方法 参照《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指导手册》[1 ]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鹤庆县中小学校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观念调查表》,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于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抽取小学五年级、初一、初二各一个班分别进行笔试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后在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采用3D DSA引导子宫动脉栓塞(UAE)的可行性。方法 20例患者因症状性子宫肌瘤(8例)、产后出血(5例)、瘢痕妊娠(3例)、子宫腺肌症(1例)和晚期宫颈癌(3例)接受UAE,其中采用3D DSA (3D组)及传统2D DSA(2D组)引导插管各10例,对比2组相关指标。结果对20例(共40条子宫动脉)均成功行UAE,均未见卵巢动脉参与供血。3D组手术时间、子宫动脉插管时间、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均小于2D组(P均0.05)。结论 3D DSA可用于引导UAE,且较传统2D DSA操作时间短、辐射剂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光诱导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6/2006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laser,osteosarcoma,apoptosis”并限定语种为“English”,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1996/2006的中文文章,检索词为“激光,骨肉瘤,凋亡”。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查找全文的文献。纳入标准为:与激光诱导肿瘤凋亡的机制有关。排除标准为较陈旧和重复研究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2篇文章,其中3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关于氧自由基方面的文章5篇,关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文章5篇,关于蛋白激酶C的文章6篇,关于Bcl-2的文章5篇,关于P53的文章8篇。资料综合:激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包括以活性氧簇为主的自由基、细胞内Ca2 浓度、蛋白激酶C家族、Bcl-2家族、p53基因等。目前的报道多侧重于低强度激光对正常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而对肿瘤细胞,特别是多药耐药骨肉瘤细胞及其动物模型生物效应的研究很少,推测也可能与以上机制有关。结论:激光诱导骨肉瘤凋亡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钙离子浓度、蛋白激酶C、bcl-2和p53基因等相关。  相似文献   
8.
用PCR方法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重链基因进行扩增。发现急、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慢粒急淋变的Ig重链基因重排出现异常。有的患者出现两种基因扩增产物。即使在骨髓抑制期和完全缓解期白血病细胞少于4%时,也可以检出异常重排的Ig重链基因。本研究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gH重排产生的CDR—Ⅲ序列,检测了23例急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发生IgH重排,其中4例出现两种基因扩增产物。6例完全缓解的患者,3例检出异常重排的IgH基因,并先后复发。本文还用Southern blot法与PCR进行了对照性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