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方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泮托拉唑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曲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用药实施时间为(1.96±0.42)d和(4.02±1.02)d,均短于对照组的(3.67±0.53)d和(6.28±1.37)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泮托拉唑和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姚远  李胜昔 《解剖科学进展》2019,25(5):525-527,531
目的分析胃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胃癌相关的关键基因,分析关键基因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平台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胃癌基因芯片数据GSE2685、GSE19826、GSE79973,采用GEO在线分析工具GEO2R分析数据,选取TOP250,输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绘制韦恩图,获得共有差异基因;通过KM plotter数据库的应用分析COL1A2、FN1、 COL6A3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GSE2685、GSE19826、GSE79973芯片数据,共获得6个共表达基因,利用差异倍数作图,选取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的基因COL1A2、FN1、COL6A3进行分析,KM plotter数据库的分析显示COL1A2、FN1、COL6A3与胃癌的总生存期成负相关。结论 COL1A2、FN1、COL6A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姚远  李胜昔 《现代肿瘤医学》2019,(16):2831-2835
目的:研究纤维连接蛋白1(fibronectin-1,FN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挖掘F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N1在人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FN1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结果:Oncomine 数据库分析FN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加,与胃正常组织相比,FN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1.41E-5)。FN1 mRNA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表达水平增高,在胃癌组织中FN1蛋白表达增加。KM Plott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N1表达量与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存在相关性,即高表达FN1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差。结论:FN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和细胞,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 男,50岁。2005—05—10晚食新鲜自烧制的蚕蛹,饮酒100g。18:00进完晚餐,21:00患者面色苍白,呕吐频为胃内容物。躁动即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共餐者无发病,即到本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炎后送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食蚕蛹前还作高空作业。查体:T36.1C,P85次/min,R22次/min,BP110/70mmHg,躁动意识恍惚,四肢颤抖,无黄染和出血点,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结膜水肿,颈略强,肺呼吸音粗糙,肝脾不大,腱反射不亢,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5.
前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需要收入我国 ICU的中毒患者的临床和预后模式。方法:41个 ICU 参加研究,1987年上半年收治的所有年龄在10岁以上的中毒患者。结果:总共317例患者,154例为男性,163例为女性。这些患者占被急诊科收入的中毒病人的2.9%和被41个 ICU 收治病人的3%,患者平均年龄35岁,自杀占全部病例的78%。224例中毒患者是由于  相似文献   
6.
经肠系膜动脉导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经导管肠系膜动脉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1993/1997收住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病房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例.患者入院后次日经股动脉插管至肠系膜上或下动脉,先行全结肠数字减影,确定病变范围及程度,然后经导管向肠系膜下或上动脉缓慢推注甲基强的松龙复合制剂.观察动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变情况.3d后,加用灌肠治疗.记录治疗后1wk,1,2mo患者的症状、体征、便常规及肠镜改变情况.并长期随访患者.结果经导管冲击治疗后1d~3d,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改善.1wk后粘液脓血便情况基本消失.灌肠1mo~2mo后,未见复发.粪常规恢复正常.肠镜示原病变消失.随诊1a~4a,除3例因症状复发再行导管治疗外,余未见复发.结论经导管肠系膜动脉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迅速控制活动期的临床症状,改善肠粘膜病变.该疗法不仅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少,药物能均匀分布受累肠段毛细血管的特点,而且数字减影可清楚显示病变范围及程度.诊断和治疗一次性完成,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2例接受胃镜引导下置入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用肠梗阻导管在小肠内边深进边吸引疗法解除了252例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结论:(1)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肠梗阻症状避免再次手术,显著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2)在胃镜引导下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吸引减压较既往采用在X线检查机下放置该种导管省时、省力,导管插入深且可边操作边吸引胃肠液,从而避免误吸,避免医患受X线照射。(3)放置肠梗阻导管2~3d后可安全进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5岁。头晕、乏力、食欲下降,伴上腹胀,肝区隐痛,消瘦2个月入院。25年前曾患急性黄疸性肝炎,两年前体检时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5cm,剑下3cm,质中等硬,表面不光滑。脾未触及。腹水征(-),下肢无浮肿。入院后多次查AFP(-)。FS>500μg/L。CEA:9.3~12.4mg/L,HBsAg( ),抗HBC-G( ),抗HBc-M( )。胃镜检查:食道、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B超提示:肝左叶有一8.1cm×6.3cm,右叶有一6.3cm×7.9cm的占位性病变,轮廓不清,肝内动静脉受压弯曲。CT提示:脾大、肝硬化、肝癌。肝血管…  相似文献   
9.
姚远  李胜昔 《现代肿瘤医学》2017,(21):3389-3392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分别用蛋白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SP22在人胃癌细胞系中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内源USP22在SGC7901胃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USP22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增高,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USP22主要定位于SGC7901细胞核中.结论:USP22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高表达,主要定位于胃癌细胞核内,可能参与人胃癌发生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分析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入我院确诊为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超声内镜联合ESD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胃镜联合ESD治疗,对两组的一般手术情况和随访记录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病灶切除率更高,随访复发情况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黏膜及黏膜病变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