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留瘢痕的优点.现将我院1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2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对损伤原因,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总结。结果:17例为胆囊切除术时损伤(77.3%),以胆管横断伤多见(63.6%),其中9例(40.9%)为术中发现,59.1%(13例)行胆管对端吻合,36.4%(8例)行胆肠吻合,1例胆十二指肠瘘未手术,因吻合口狭窄再手术4例,结论:胆管损伤及继发性胆管狭窄治疗困难,术中发现行胆管对端吻合,晚期诊断者行胆肠吻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诊实的3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术前诊断9例(25%),术中冰冻切片诊断22例(61.1%),所有病例经石腊切片确诊,与良性结节并存20例。随访5个月至8年,无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复发1例。结论重视术前彩超及术中冰冻切片可减少本病的漏诊,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治疗应根据病例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青年人肺癌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0年1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的≤40岁青年人肺癌67例。对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手术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按TNM分期:Ⅱ期17例、Ⅲ期41例、Ⅳ期9例。病理类型:腺癌和小细胞癌达67.2%(45/67)。术前41例曾误诊误治。全部经手术治疗,34例行根治手术,20例行姑息手术,13例行剖胸探查。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73.1%、46.3%、25.4%;结论:青年人肺癌就诊时多为晚期,生物学行为较差,早期诊治是提高生存的根本措施。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2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34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2例,合并肝囊肿2例。术前全部患者均行B超和MRCP检查。37例(97.4%)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1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手术,36例同时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4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行胆总管T型管引流。手术时间1~4 h,平均1.5 h。住院时间3~12 d,平均5.5 d。术后发生胆瘘2例,胆总管下端残余结石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安全、微创、美观,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SMV)损伤的处理和预防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8例SMV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损伤原因、处理方法及病死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例因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时损伤SMV,1例因切除后腹膜肿瘤损伤门-肠系膜上静脉(PV/SMV).8例均在术中即时修补裂口,其中修补成功5例,行大隐静脉移植1例,术中死亡2例.结论 精细的手术操作,丰富的胰腺和血管外科经验是SMV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3年12月15年间经手术治疗的18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中4例合并胰管结石,5例合并胰腺囊肿;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胰腺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例同时行胰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术。结果〓17例完成手术,1例损伤肠系膜上静脉大出血术中死亡。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1例。获随访1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疼痛完全消失;胰肠或胆肠吻合4例疼痛部分缓解;1例顽固性疼痛,反复住院治疗。结论〓外科手术是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RFA)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2月,采用LRFA方法治疗各类肝癌26例,肿瘤位于肝脏Ⅲ、Ⅳ、Ⅴ、Ⅷ段或膈顶以及邻近胆囊胃肠等空腔脏器部位,直径2.2~11.0 cm,单病灶18例,多病灶8例,共39个病灶。肝功能Child A或B级。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LRFA治疗,消融时间12~112 min,平均48 min;术后出现腹水2例,胸腔积液1例,无肝衰竭、出血、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B超、CT扫描检查,17例肿瘤不同程度坏死,4例部分液化,5例发现多发病灶及门静脉癌栓消融无效。结论〓LRFA易于操作,并发症少,对特殊部位的肝癌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MTA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转移相关基因(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1,MTA1)是近年来研究较深入的肿瘤浸润转移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目的是探讨MTA1基因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转移关系。方法建立测定MTA1mRNA表达的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最适条件,在半定量水平测定42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和淋巴结及20例肺良性疾病组织MTA1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MTA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50±0.26)及转移淋巴结(1.88±0.35)中的平均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1.02±0.17)和良性疾病组织(0.90±0.15)(P<0.01),癌组织中MTA1的表达(1.50±0.26)高于癌旁组织(1.09±0.16)(P<0.01),淋巴结转移组MTA1的表达(1.88±0.3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40±0.36)(P<0.01),非小细胞肺组织中MTA1mRNA高表达率与临床分期、T分期和N分期呈正相关关系。4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19例MTA1mRNA高表达,占45.2%;19例有转移的淋巴结中,16例高表达占84.2%。MTA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无关(P>0.05)。结论MTA1mRNA过度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MTA1mRNA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转移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0.
程宇  洪志鹏 《云南医药》2007,28(4):417-419
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发病率高,约占整个术后并发症的40%,而造成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就是术前病人本身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合并慢阻肺的病人,无论任何年龄都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0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