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原癌基因(c-fo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ax基因,Bcl-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再灌注方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Ⅰ组,缺血15min,不灌注;Ⅱ组,缺血15min,再灌注15min;Ⅲ组,缺血15min,再灌注30min。术后分别取缺血-再灌注区及对照区(非缺血-再灌注区)心肌组织进行c-fos,PCNA,Bax,Bcl-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组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c-fos、PCNA、Bax和Bcl-2均有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区均高于对照区(P〈0.01或〈0.05);组间比较:缺血-再灌注区c-fos、Bax和Bcl-2阳性率Ⅱ组、Ⅲ组均高于Ⅰ组,且Ⅲ组高于Ⅱ组(P〈0.01),PCNA阳性率Ⅲ组高于Ⅰ组(P〈0.01)。3组缺血-再灌注区Bax/Bcl-2比值均较对照区增高。结论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显著诱导c-fos的表达,其增加与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关;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诱发细胞促凋亡/抗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激活,存在着与增殖基因共同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c-fos原癌基因属瞬息基因,是病毒癌基因v-fos的细胞同源物,其编码的产物位于核内并且有转录因子的特异结构,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目前,因局部或全心缺血再灌注可诱发心肌细胞c-fos基因的一过性表达,其表达对于增加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和缺血区血管生长的基因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使c-fos原癌基因与心肌缺血再灌之间的关系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新生血管在不同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共收集79例原发性NSCLC手术标本和12例尸检正常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用免疫组化图象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处理. 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和新生血管的表达水平与正常肺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期与Ⅱ期及Ⅲ期之间相比,VEGF和新生血管的表达水平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并且随分期越晚表达越强(P〈0.05);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VEGF的表达水平与新生血管的表达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2007年10月,我们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1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心肌酶谱的变化,评估了解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架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心肌损伤的程度。方法40例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架桥手术(OPCABG)病例,分别于入院时和手术结束后4,8,12,16,24,48,72,96,120小时,出院前等11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谷草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D,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结果术后AST的最高值77 12μ/L出现于手术结束后16小时,持续增高约2天,第3天开始下降。LDH也有相似现象,最高值510 97μ/L出现于手术结束后20小时,持续增高约4天,第5天开始下降,出院前降至入院时水平。CK术后明显增高,最高值1253 209μ/L,出现于手术结束后24小时,持续增高约1天。第3天开始明显下降。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架桥手术(OPCABG)后,潜在的心肌损伤是常见的,AST。CK,LDH动态变化过程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外侧小切口开胸术在早期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28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叶切除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地完成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前外侧小切口行早期肺癌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且有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对肩关节活动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李泽树  杜波  杨建国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6):607-608,61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适应症。方法所有患者均在3个微小切口非直视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行左肺上叶切除术5例,左肺下叶切除术7例,右肺上叶切除术6例,右肺中叶切除术3例,右肺下叶切除术5例。结果术中无中转开胸、无二次手术、无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者。手术时间为(163.07±20.83)min,出血量(255.77±51.83)ml,术后引流量(348.04±39.13)ml,术后住院时间(9.96±0.82)天。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1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下家免心肌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缺血15分钟再灌注0分钟组(Ⅰ组,n=6);缺血15分钟再灌注15分钟组(11组,n=6);缺血15分钟再灌注30分钟组(Ⅲ组,n=6),分别取缺血再灌注区域及对照区域心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心肌细胞均有Fos阳性染色出现,三组在不同再灌注时点c-fos表达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阳性率逐渐增高。对照区的心肌细胞也有Fos阳性染色出现,但Fos染色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区心肌(P〈0.05)。不同再灌注时点三组对照区心肌细胞c-fos表达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阳性率逐渐增高。结论:1.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显著诱导c-fos的表达;2.c-fos表达增加与心肌损伤有关;3.Fos蛋白表达有可能为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辅助诊断的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增加,但肺癌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5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自从1971年,Folkman提出肿瘤的血管依赖性假设开始,肿瘤工作者看到了战胜肿瘤的曙光。1997年O’Reilly对内生性血管抑素—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发现,更进一步增强人类通过抑制血管形成战胜肿瘤的信心。现将近几年有关内皮抑素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增加。但肺癌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五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自从1971年,Folkman提出肿瘤的血管依赖性假设开始,肿瘤工作者看到了战胜肿瘤的曙光。1997年O’Reilly对内生性血管抑素-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发现,更进一步增强人类通过抑制血管形成战胜肿瘤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