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染色体3p区域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切块43例,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留取组织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type carci...  相似文献   
2.
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OPN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OP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20.0%(5/25)、43.1%(25/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否家族史、不同年龄、不同原发肿瘤大小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间OP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临床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患者间OP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利于乳腺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2010—2013年的3 468例初诊时发生器官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1 001例)和非肝转移组(2 467例),通过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比较2组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选取其中随访资料齐全的肝转移患者93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转移组的OS,采用Log-rank法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影响乳腺癌肝转移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肝转移组与非肝转移组比较,以下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年龄(χ~2=25.543,P0.001)、人种(χ~2=8.516,P=0.014)、组织学分级(χ~2=55.474,P0.001)、病理类型(χ~2=18.182,P0.001)、原发侧(χ~2=4.851,P=0.028)、ER(χ~2=96.440,P0.001)、PR(χ~2=105.707,P0.001)及HER-2表达(χ~2=148.941,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诊断年龄(OR=0.718,95%CI:0.605~0.851,P0.001)、组织学分级(OR=1.156,95%CI:1.007~1.326,P=0.039)、ER(OR=0.712,95%CI:0.574~0.885,P=0.002)、PR(OR=0.681,95%CI:0.557~0.834,P0.001)及HER-2(OR=2.167,95%CI:1.835~2.558,P0.001)分别为影响肝转移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930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1年OS率为64.9%,3年OS率为34.2%。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诊断年龄(χ~2=53.968,P0.001)、人种(χ~2=9.677,P=0.008)、组织学分级(χ~2=6.826,P=0.033)、T分期(χ~2=10.467,P=0.016)、N分期(χ~2=18.057,P0.001)、原发灶手术(χ~2=19.719,P0.001)、原发灶放射治疗(χ~2=11.873,P=0.003)、其他器官转移(χ~2=12.262,P0.001)、ER(χ~2=28.045,P0.001)、PR(χ~2=40.418,P0.001)及HER-2表达(χ~2=23.844,P0.001)与患者OS有关。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年龄(HR=1.544,95%CI:1.353~1.762,P0.001)、组织学分级(HR=1.249,95%CI:1.038~1.503,P=0.018)、T分期(HR=1.103,95%CI:1.004~1.211,P=0.042)、原发灶手术情况(HR=0.565,95%CI:0.457~0.700,P0.001)、ER(HR=0.749,95%CI:0.586~0.958,P=0.022)、PR(HR=0.586,95%CI:0.453~0.759,P0.001)及HER-2表达(HR=0.517,95%CI:0.418~0.640,P0.001)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肝转移的发生风险可能与肿瘤组织的恶性程度有关。发生肝转移患者整体预后较差,诊断年龄较小、组织学分级较低、T分期较低、ER阳性、PR阳性及HER-2阳性的患者远期预后较好,对原发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岩鹿乳康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用0、1、2、5 mg/L的岩鹿乳康溶液分别处理2种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用细胞计数检测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在49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用平板克隆实验评估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评估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剪切的聚乙二醇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p-STAT3)、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p-MEK)。吸光度值、克隆数、凋亡率、各蛋白相对表达量等指标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用±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在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中,0、1、2、5 mg/L岩鹿乳康组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87、28.163,P均<0.001),各组吸光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4组的细胞克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928、48.975,P均<0.001);在MCF-7细胞中,1 mg/L组与2 mg/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0、1、2、5 mg/L岩鹿乳康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67±0.05)%、(6.84±0.35)%、(12.34±0.58)%和(19.09±1.04)%,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097,P<0.050);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0、1、2、5 mg/L岩鹿乳康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49±0.06)%、(6.65±0.35)%、(13.06±0.72)%和(15.42±0.70)%,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5.239,P<0.050);两两比较中,各浓度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0、1、2、5 mg/L岩鹿乳康组的p-ST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3±0.015、0.133±0.006、0.092±0.003和0.043±0.002;p-AKT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57±0.015、0.143±0.006、0.089±0.004和0.044±0.003;p-MEK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0±0.020、0.563±0.030、0.343±0.021和0.183±0.031,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4.771、353.658、282.679,P均<0.001),且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0、1、2、5 mg/L岩鹿乳康组的p-STAT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3±0.015、0.150±0.010、0.123±0.006和0.069±0.003,p-AKT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50±0.010、0.200±0.010、0.150±0.010和0.090±0.010,p-MEK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3±0.006、0.240±0.010、0.137±0.015和0.086±0.003,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297、140.750、245.790,P均<0.001);其中1 mg/L组与0 mg/L组的p-STAT3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 结论岩鹿乳康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JAK/STAT3、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3年12 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99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estrogen receptor)、PR(progesterone receptor)和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的表达,并据此将乳腺癌患者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OP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OPN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根据ER、PR和HER-2的不同表达情况,99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45例、luminal B型27例、HER-2过表达型14例、基底细胞样型13例。OPN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中表达率分别为22.2%、29.6%、71.4%和61.5%,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组织中OPN表达率均高于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P<0.01)。OPN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高于OPN高表达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OPN在基底细胞样型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盐酸帕洛诺司琼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止吐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由乳腺癌TEC方案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的效果。方法 84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帕洛诺司琼治疗组(n=42)和盐酸托烷司琼治疗组(n=42),2组患者均为首次接受TEC方案化疗。观察72 h内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并作比较。结果盐酸帕洛诺司琼与盐酸托烷司琼对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2.9%和71.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内2组止吐效果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87、2 h内盐酸帕洛诺司琼治疗组优于盐酸托烷司琼治疗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盐酸帕洛诺司琼能有效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理想的长效止吐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染色体3p区域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石蜡组织切块40例。运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留取组织中导管癌及正常乳腺细胞,应用毛细管电泳测序技术进行4个微卫星位点的LOH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CD34、VEGF和Her2的表达,分析LOH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40例乳腺癌患者中D3S1038的LOH发生率为20%(8/40),D3S1295的LOH发生率为37.5%(15/40),D3S1581的LOH发生率为17.5%(7/40),D3S3118的LOH发生率为5%(2/40)。LOH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8 0,P<0.01),LOH和MVD也呈正相关(r=0.804 9,P<0.01)。LOH发生率与Her2表达(r=0.539 4)、组织学分级(r=0.497 2)、淋巴结转移(r=0.506 4)、TNM分期(r=0.596 0)均有相关性(均P<0.01)。结论乳腺癌染色体3p微卫星位点LOH与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抑癌基因失活并通过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可能为肿瘤生长与转移提供了条件;同时检测染色体3p微卫星位点LOH与血管生成情况,可能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GATA3转录因子在正常乳腺的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GATA3在不同乳腺癌亚型发生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本文综述了GATA3与正常乳腺及乳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研究GATA3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的表达与乳腺癌各分子亚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Gli1表达,并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Ki-67表达的关系,根据4种因子的表达情况进行分组并分析Gli1在Ki-67相关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li1表达在ER阳性和阴性、Ki 67高表达和低表达及TNM不同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中Gli1阳性率分别为51.35%、81.25%、88.24%和96.15%,Luminal A型的阳性率最低,且以低表达为主,与其他亚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i1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以低表达为主,可以作为接受单纯内分泌治疗的判断依据之一。Gli1高表达主要在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Basal-like型乳腺癌中,并可能成为Basal-like型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