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凤平  崔伟锋  李宁宁  韩雪 《新中医》2020,52(23):69-72
目的:观察运动联合补中助长颗粒治疗特发性矮小症 (ISS)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6 例 ISS 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补中助长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等强度舒展性运动治疗,2 组均治疗 12 个 月。比较 2 组身高、身高增长速度 (GV)、身高落后标准差 (HtSDS)、体质量指数 (BMI)、年龄/骨龄 (CA/BA) 及血清生长激素峰值(GHP)、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3)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12 个月,观察组 HtSDS 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 GV 大于对照组,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身高、BMI、CA/BA 及血清 GH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运动联合补中助长颗粒能有效促进 ISS 患儿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升高有关,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实施异地航空医疗救援转运空地对接的策略、安全转运流程、有效应急预案等管理方法。
方法 总结1例急危重症患者由某地级市三甲医院跨区域经航空救援转运至省级三甲医院的过程,分析其转运策略,以及空地对接转运的流程、时点、环节。
结果 该例转运患者在正常陆运时间3~4 h的情况下,仅用50 min即空地对接转运到达目的地停机坪,到达病房安置到位仅用8 min,且其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本次转运在时间把控、风险控制、疾病预后结局方面均获得成功。
结论 因地制宜建立无缝式绿色通道急救链的联动,对空地对接人力资源进行培训及流程演练,提高结构及过程环节质量是航空医疗救援空地对接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4.
我院自 1998年来开始探索经腹横切口微创手术 ,此术切口长度在 4~6cm ,比传统手术缩短 1~ 3倍 ,并对子宫切除的手术步骤作了改进。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对有妇科手术指征的子宫 <2 0孕周大小的子宫肌瘤 72例、子宫肌腺症 2 4例及附件良性肿瘤 2 4例 ,共12 0例作为研究组 ,患者年龄 34~ 5 5岁。选择本院同期子宫肌瘤 36例、子宫肌腺症 12例及附件良性肿瘤 12例用常规手术治疗的 6 0例作为对照组 ,患者年龄 36~ 5 6岁 ,平均 4 5岁。所有附件肿瘤病例 ,术前均做抗肿瘤标志物及B超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BCB4基因突变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婴儿胆汁淤积症(IC)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和诊治方案。 方法选择2019年8月3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ABCB4基因突变合并CMV感染致IC的1例婴儿(女性,生后9个月)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基因检测结果。同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ABCB4基因突变所致IC患儿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复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本例IC患儿在本院诊治结果如下。①病史采集:系G2P2,足月顺产,外观无异常,否认新生儿黄疸病史,生后2个月龄时出现皮肤及巩膜呈暗绿色,伴反复呕奶,当地医院治疗并诊断为胆汁淤积性肝病、CMV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抗病毒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出院时,其血清总胆汁酸(sTBA)为152.8 μmol/L,CMV-DNA<4×102 copies/mL,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0 mg/(kg·d)治疗后,皮肤暗绿色逐渐消退,大、小便正常。出院后定期监测肝功能,s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仍然较正常值增高。②实验室检查:血清CMV免疫球蛋白(Ig)G抗体呈阳性、CMV IgM抗体呈阴性,CMV-DNA<55×102 copies/mL。基因检测结果:患儿及其父亲均携带ABCB4基因杂合变异。治疗结果:经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0 mg/(kg·d)及谷胱甘肽片0.1 g/次× 3次/d治疗后,对患儿定期复查sTBA、GGT。随访到18个月龄时,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范围。③文献复习结果:共计检索到8篇国内外报道的因ABCB4基因突变引起IC相关文献,纳入14例IC患儿,均被诊断为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3型(PFIC3),伴肝大,sTBA、GGT水平升高等。14例IC患儿中,共检测到ABCB4基因突变位点20个。其中,9例IC患儿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7例随访结果显示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好转。 结论携带ABCB4基因突变,可引起IC。对于sTBA升高、肝酶异常的病因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IC患儿,建议完善基因检测进一步排查ABCB4基因突变所致胆汁淤积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东莨菪碱、肝素治疗重症肺心病的疗效.方法将36例重症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或加用小剂量东莨菪碱、肝素,并作疗效比较.结果小剂量东莨菪碱、肝素能明显提高重症肺心病患者的PaO2、SaO2,并使PaCO2降低;总有效率可达83.3%,而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仅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东莨菪碱、肝素治疗重症肺心病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其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以前常采用平卧硬板床6~8周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保守治疗,但存在卧床时间长、疼痛不能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镜像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常规组、肌电组和联合组,每组15例。常规组患者根据自身肢体功能障碍情况给予相应常规康复治疗,同时辅以假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假镜像治疗;肌电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假镜像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镜像治疗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Brunnstrom分期量表(下肢及足部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踝关节背伸活动度检查、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各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偏瘫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FAC分级、下肢FMA评分、患侧踝关节背伸活动度、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肌电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肌电组及常规组(P<0.05)。 结论 镜像治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ACAS)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一直存有争议.早年的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重度ACAS患者有效;近年来,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疗效与CEA相当,有替代CEA的趋势.近10余年来,药物规范化治疗已取得重大进展.新近的研究表明,与CEA和CAS相比,采用最佳药物治疗(best medical treatment,BMT)的ACAS患者卒中风险更低.ACAS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是识别卒中高危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