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临床前研究显示,capecitabine能以完整的分子形式被肠粘膜吸收,尔后在肝内相继转化成5′DFCR和5′DFUR,最终经胸苷磷酸化酶激活而形成5-FU。值得注意的是,肿瘤组织内5-FU的浓度比正常组织内明显高,为静脉给5-FU时血浆浓度的127倍。动物实验证明该药抗肿瘤作用胜过5-FU,且对抗5-FU的肿瘤也有效。鉴于此,现首次对人进行该药的Ⅰ期毒理学和药理学试验。  相似文献   
2.
生长激素对肿瘤生长和荷瘤宿主代谢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意在确定重组生长激素(rGH)对原发性肿瘤生长、肿瘤转移和荷瘤动物体重的影响。 27只皮下植入PA-Ⅲ肿瘤(一种能自发地转移到肺和区域/远隔淋巴结的转移性前列腺腺癌)的雌性Lobund/wistar大鼠(重150~200g),给标准蛋白饮食(蛋白22.0%;4.20kcal/g)加libitum 28天,此时动物肿瘤体积达1.1~5.6cm~3。其后28~42天,动物随机接受标准蛋白饮食或等热量低蛋白饮食  相似文献   
3.
临床前研究表明,新型烷化剂penclomedine对CD8F_1鼠乳腺癌、MCF-7人乳腺癌和裸鼠颅内植入的 MX-1人乳腺癌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CNS)机能障碍和骨髓抑制。现行Ⅰ期临床试验重点探讨最大耐受量和主要毒性。  相似文献   
4.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Ⅰ~Ⅲ期试验正在广泛进行。已证明肿瘤血管生成与不良预后特征相关。估测血管密度为乳腺癌和大多数其它癌提供独立的预后信息。研究表明,如无新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就不能超过1mm~3。现已分离出许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包括酸性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也已识别一些抑制正常血管生成的抗血管生成因子,如thrombospondin、angiostatin、血小板因子4等。  相似文献   
5.
体内试验或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毒素(IT)的抗肿瘤作用很不理想。近年该方面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是以化学性或生物性试剂改善IT效能。 亲溶酶体胺类:影响IT效能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溶酶体酶的降解作用。大部分IT可能被溶酶体酶(核内体和一些大分子)杀灭,仅从溶酶体释出的小部分残余IT才能有效地抑制蛋白合成。氯化铵和氯喹等亲溶酶  相似文献   
6.
晚期结直肠癌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已有所改善。前瞻性随机研究发现,5-FU与生化调节剂联用、直接肝动脉灌注和长期持续静脉输注能使反应率增加,并可改善某些病人的存活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 对颅内异物的处理一直存有不同看法。近年我们收治6例,其中4例手术,2例保守治疗。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处理进行探讨。 病例报告 例1:男,14岁,被汽枪击中面部8小时入院。当时意识存在,有头痛,呕吐。查体:神清语利,鼻根与右眼内眦间见直径0.5cm园结痂伤痕。视力:右无光感,左正常。瞳孔:右较左大;直接光反射右消失,左存在;间接光反射右存在,左消失。头颅平片和CT示蝶鞍上偏右金属异物影,约0.5×0.5cm大小。入院当天在全麻下经右额入路行异物摘除。术中见鞍上右视神经与右颈内动脉间有一长0.5cm、直径0.5cm园柱状铅弹。将其取出并以双氧水和庆大霉素盐水冲洗术野。术后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已有证明,血清、脑脊液和尿液的体外~1H-磁共振光谱学(~1H-MRS)可提供有价值的生化信息。应用~1H-MRS对各类型卵巢囊肿液的生化成分及其特征进行研究探讨,通过该技术对良恶性卵巢肿瘤行无创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70年代以来,毒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等研究日益有力地提示,阿斯匹林和其它非类固醇抗类药(NSAIDs)可预防人类某些胃肠肿瘤(特别是结肠癌)的发生发展。1994年3月,美国癌症学会就该论题办了一次为期2天的研讨会,回顾了近年不同学科有关NSAIDs与人类癌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的一致性进行了探讨。 最早探索NSAIDs与肠癌关系的研究是70年代晚期开始的啮齿动物实验。这些实验一致表明,各种NSAIDs均具有抑制化学所致结肠腺癌和癌的能力。虽然机理尚不明了,但可能与影响前列腺素合成的环加氧酶抑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药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其可能是一种主要致癌因素的关注日益增加。有些研究已提示农药应用者易发生癌;有人报告接触苯氧除草剂者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危险增高。鉴于此,加拿大国立癌症研究所组建一个专家组,通过大量资料研究,对普通人群接触农药是否与癌发生有关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