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锥形束 CT(CBCT)在线调整技术在大分割治疗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分次间摆位误差及治疗过程中靶区位移对治疗的影响。方法:2008 年12 月至 2009 年08 月,应用医科达 Synergy 系统治疗椎体转移瘤 10 例,每次照射前、调整后及治疗后获取 CBCT图像,将获取图像和计划 CT图像匹配,获得靶中心 X(左右)、Y(头脚)、Z(前后)方向的位移及旋转角度误差,分析误差及分布规律。应用逆向调强放射治疗技术,靶区剂量 63 Gy/9 次,隔日照射。随访 6 个月。结果:10 例患者共 10 个靶区 CBCT扫描 269 次。首次摆位在X、Y、Z 方向位移误差分别为(-0.90 ±4.20 )mm、(-0.40 ±4.90 )mm、(-2.50 ±3.40 )m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0.20 ±1.65 )°、(-1.12 ±1.84 )°、(0.22 ±1.48 )°。调整后其位移误差分别为±0.80 mm、±0.90 mm、(-0.10 ±0.80 )mm;治疗后分别为(-0.10 ±1.30 )mm、±1.80 mm、(0.10 ±1.40 )mm。调整后角度误差分别为(-0.21 ±1.06 )°、(-0.72 ±0.96 )°、(0.33 ±0.85 )°;治疗后分别为(-0.15 +1.27 )°、(-0.64 ±1.39 )°、(0.62 ±1.18 )°。调整前PTV 外扩值范围为8.40 ~11 .00 mm,调整后缩小为1.20 ~1.50 mm。10 例患者疼痛缓解,未发现放疗副作用。治疗 6 个月后复查骨扫描提示核素浓聚减少。结论:CBCT在线调整能纠正摆位误差,既满足靶区剂量的提升也有效降低了脊髓受量。高剂量大分割图像引导调强放疗技术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检测并修正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可以有效减少放射治疗边界,而CBCT图像引导治疗误差的修正范围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本研究目的是确定锥形束CT影像技术对肺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修正阈值。方法:对30例肺部肿瘤放疗患者在每次照射前获取CBCT,通过系统的匹配功能,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前后(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若任何方向误差>2mm,相应移动治疗床修正误差后再次获取CBCT图像,设定1mm、2mm、3mm和5mm调准阈值并分析相应调整后的残余摆位误差及其规律。结果:30例患者共进行CBCT扫描860 次。每次治疗开始前首次摆位CBCT 584 次,调整治疗床后再次CBCT扫描276 次,调整误差前胸部摆位误差在Y 轴最大,其误差≤1mm、2mm、3mm和5mm的百分率分别为15.0% 、26.0% 、48.7% 和63.7% ,调整后残余误差≤1、2、3、5mm的百分率分别为78.4% 、95.2% 、98.3% 和99.6% ;初次摆位最大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为4.2mm和5.0mm,其外放边界(Msetup)为6.9~13.8mm,根据1、2、3、5mm阈值调整获得的残余误差值分别为≤1.0mm、≤1.0mm、≤1.2mm和≤2.2mm,与之相对应的外放边界分别为≤2.2mm、≤2.2mm、≤3.1mm和≤4.4mm。结论:CBCT有助于检测和修正分次间摆位误差,采用2mm和3mm作为胸部肿瘤CBCT摆位误差的修正阈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TG)与托出式脾门入路淋巴结清扫(TLND)联合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 以前瞻性分析为法,选取2019年1至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入院的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37)。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联合托出式脾门TLND,观察组实施LTG与托出式脾门TLND。比较两组手术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淋巴结清扫数量、脾门淋巴结检出数量、腹部切口长度、首次流质食物摄入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肿瘤学指标[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99、CA724]、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243.16±47.51)min,长于对照组[(193.42±39.85)min],术中出血量为(114.78±60.84)mL,少于对照组[(201.46±70.49)mL],腹部切口长度、首次流质食物摄入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33±1.15)cm、(5.19±2.31)d、(11.92±2.15)d,均短于对照组[(17.52±4.85)cm、(7.45±2.62)d、(1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