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8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MR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特征性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分布、MR信号特点,其中22行MR增强扫描,5例行CT检查,20例行DSA脑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单纯性静脉畸形20例,混合性血管畸形8例(伴海绵状血管瘤5例,动静脉畸形3例),其中伴血肿或含铁血黄素沉积8例,15例位于幕上,13例位于幕下。MR可清晰显示流空与强化的血管影,呈“水母头”状,反映畸形血管的汇集和引流情况。结论MR能反映出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特征性表现,在其诊断和复杂性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本身位置表浅,临床确诊通常没有困难,但是对于其侵犯深度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单纯的体查难于精确评估,而舌癌的分期对于肿瘤的临床处置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是评估预后是重要的因素[1-2].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1例舌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来探讨磁共振在舌癌诊断与分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MR与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CAG)对于出血性脑静脉性血管瘤cerebral venous angioma,CVA)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4例伴有出血的脑静脉性血管畸形MR平扫及增强信号特点,并与CAG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反映病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结果:经MR检查显示14例静脉性血管瘤患者均伴有不同时期出血或血肿,其中CVA合并海绵状血管瘤8例,CVA合并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1例。经CAG检查14例患者中有12例显示有CVA,其中合并AVM 1例,但均未能显示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或血肿征象;2例CAG为阴性。结论:对于复杂性CVA(特别是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或血肿时),MR比CAG对反映出病变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低张水灌肠MRI在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低张水灌肠对34例临床拟诊结直肠癌的病例进行MRI检查,应用FSPGR T1WI, SSFSE、FIESTA脂肪抑制T2WI,DWI和LAVA增强扫描,评价肠壁肿瘤浸润、肠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判断T分期的准确率为76.5%(26/34), 其中,T1~2期的准确率为42.9%(3/7),T3期的准确率为72.7%(8/11),T4期的准确率为93.7%(15/16).评价肿瘤肠壁外侵犯的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71.4%,阳性预测值为82.6%,阴性预测值为90.9%.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8.0%,特异性为55.6%,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62.5%.结论 MRI可全面评价结直肠癌的部位、侵犯程度、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自适应性统计迭代(adaptive statia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重建技术不同权重值的ASIR重建技术对上腹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放射科49例检查上腹部患者,使用GE公司HDCT进行检查,采用0% ASIR技术扫描后,分别用30% ASIR和50% ASIR技术重建,比较不同权重值ASIR重建技术的图像质量,选取门脉主干层面3个感兴趣区分别测量其SD值,取其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50% ASIR重建图像噪声值明显小于0%、30%,且图像质量明显较0%、30%图像质量清晰,经Student-Newman-Keuls方法两两之间比较,P值均小于0.05,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不同权重值重建的ASIR图像相比,50% ASIR重建的图像噪声最低,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孤立性纤维瘤(SFT)CT、MR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学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病例,11例SFT患者行CT平时及增强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另2例仅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3例孤立性纤维瘤病例全部为单发病灶,位于胸部10例,发生在肾脏、前列腺、下肢各1例。肿瘤直径2.8~22.0cm,直径 ≤ 7cm 6例,> 7cm 7例,平均9.6cm。11例行CT检查的病例,6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密度相对均匀或略不均匀,5例巨大病灶多呈分叶状,内可见不规则坏死区,坏死面积相对较小,1例出现中央斑点状钙化。CT增强检查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或地图样强化。3例行MR检查的病例,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2例呈低信号,1例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检查病灶显著强化。结论 胸膜外SFT与胸膜SFT表现类似,CT、MR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R显示肿瘤在T2WI上有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时,可提示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对本病认识不足是术前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典型肺内支气管囊肿X线、CT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支气管囊肿的X线、CT征象,对误诊的疾病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误诊为肺结核7例,肺囊肿伴曲茵感染漏误诊2例,肺囊肿癌变漏误诊1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2例,误诊转移瘤1例。结论肺内支气管囊肿具有较多非典型的影像特征,应仔细全面分析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注意与类似征象的疾病鉴别是避免术前影像误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曾春光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07-108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氯沙坦联合丁咯地尔的治疗方式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类,每组拥有患者50例,对治疗组患者运用氯沙坦联合丁咯地尔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运用氯沙坦进行治疗,同时,每组患者均给予一定剂量的降低血糖类的药物,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B12,其一次注射剂量为500μg,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运用不同的治疗措施之后,治疗组50例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的患者32例,取得一定疗效的患者16例,无效患者2例,治疗组患者的康复率为96.0%,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患者20例,取得一定治疗效果的患者21例,无效患者9例,总康复率为82.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运用氯沙坦联合丁咯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较为显著,患者的康复情况得到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