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则兰  冯洁美 《浙江医学》2008,30(2):180-180
支气管结石症为少见疾病,其诊断比较困难,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疾病。我们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结石并取石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丹参素(DS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DSS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以筛选无毒性的DSS作用浓度。用LPS诱导构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空白组细胞正常培养,模型组以25μg·mL-1LPS诱导细胞24 h,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向LPS诱导的细胞中加入20,40,80μmol·L-1 DSS处理24 h。以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和氧化应激指标含量;以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6.11±5.14)%,(50.23±4.30)%,(51.12±4.08)%,(60.57±4.56)%和(...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1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美国最新数据统计推测在2007年肺癌发病率在男性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但死亡率却均居各恶性肿瘤之首[1],且临床初诊时5%的患者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早期诊断肺癌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SCAP患者纳入观察组,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SCAP组与CAP组患者血清CRP、D-二聚体、AngⅡ浓度,以及PSI评分;根据SCAP预后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CRP、D-二聚体、AngⅡ浓度,以及PSI评分。并分析血清CRP、D-二聚体、AngⅡ浓度与P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CAP组患者血清CRP、D-二聚体、AngⅡ浓度及PS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SCAP患者血清CRP、D-二聚体、AngⅡ浓度及PSI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CAP患者血清CRP、D-二聚体浓度与AngⅡ浓度均呈正相关(r=0.615、0.623,P<0.05);并且血清CRP、D-二聚体、AngⅡ浓度与PS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AngⅡ浓度与CRP、D-二聚体均可反应SC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且与肺炎严重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4例肺癌合并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7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行手术切除肿瘤灶,对照组患者术前3 d开始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联合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肺癌标志物CYFRA21-1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时呼气峰流速(PEFR)、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和深吸气量(I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同时对比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血氧饱和度(Sa O_2)等血气分析结果,采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对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的FVC、FEV_1/FVC及PE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的FEV_1、FVC、FEV_1/FVC、PEFR和I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_2、Sa O_2水平显著升高,PaCO_2水平显著降低,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PaO_2、Sa 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合并COPD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肺功能,改善呼吸状态,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三级医院联合社区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防及安全用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三级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予以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中心强化管理,对联合管理前后患者COPD健康知识得分情况、正确用药、呼吸功能训练等相关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管理后,COPD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均明显优于三级医院联合社区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24、9.48、18.43,P均<0.05)。经过三级医院与社区联合管理,COPD患者正确服药数、正确呼吸功能训练及戒烟数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69、11.52、14.29,P均<0.05),且三级医院联合社区管理后,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39、6.38、3.30,P均<0.05)。结论对COPD患者给予三级医院联合社区管理,能够增强患者对COPD的认识,提高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体内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水平变化,探讨IMA对OSAH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门诊拟诊OSAHS的患者108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OSAHS组63例,控制组45例。两组患者于多导睡眠监测当天19:00及次日7:00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IMA,比较各组不同时点间及两组相同时点间IMA水平。进一步分析IMA水平与AHI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IMA对OSAHS的诊断价值。结果OSAHS组7:00与19:00的IMA水平均明显高于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SAHS组7:00的IMA水平显著高于19:00的IM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组7:00与19:00的I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0及19:00的IMA水平与AHI均呈正相关(r=0.681和0.583,均P<0.01)。根据7:00不同IMA临界值所对应诊断OSAH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描绘的ROC曲线,AUC为0.883,IMA最佳临界值为70.26U/L,以IMA≥70.26U/L为标准诊断OSAHS的灵敏度为0.84,特异度为0.78。结论IMA在OSAHS患者体内明显升高,是一个有助于诊断OSAHS的良好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