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终于许可基因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在临床上应用。今后,临床实际中使用rt-PA时,必须保证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的正确性。但是,与脑卒中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很多,为了能够正确地诊断,有必要充分了解那些容易和超急性期脑梗塞相混淆的疾病或病态。  相似文献   
2.
Alzheimer病治疗药的开发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Alzheimer病治疗药大多是调节神经传导的药物;而根据“Aβ假说”进行的新药研究也在不断进展,这些药物通过减少易沉积的Aβ42数量、抑制Aβ沉积来发挥治疗作用。为了减少Aβ数量,能抑制其产生、促进其清除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正处于临床试验中,结果值得期待。抑制Aβ产生,主要开发分泌酶(此酶能切断Aβ前体)抑制剂;促进Aβ清除,主要开发疫苗和抗体。在抑制Aβ沉积方面,发现某些化合物能抑制Aβ沉积或抑制Aβ和基底膜的淀粉样物质结合。最近,有报道称Aβ分泌依赖于神经活化状态.今后可能以神经功能弄口Aβ病理联系为目标开发新药.  相似文献   
3.
矢吹千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11):514-517
关于Alzheimer病(AD)的发病,“淀粉样蛋白假说”得到广泛支持。该假说认为AD的主要原因是脑内产生的淀粉样蛋白β多肽(Aβ)的不溶化和沉积。现在Aβ免疫疗法被认为是AD根本性的治疗,疫苗疗法、抗Aβ抗体被动免疫疗法等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人AD患者为对象的Aβ疫苗二期临床试验,虽然由于部分患者出现重症脑膜脑炎副作用而被中止,但出现抗体效价上升的患者还是表现出受损部分认知功能的明显改善,依然支持免疫疗法的概念。目前焦点是开发不诱发脑炎等副作用的主动、被动免疫疗法.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疼痛性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臂X线透视监控下,以骨水泥(PMMA)为充填材料,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PVP治疗6例、脊柱后凸成行术治疗2例。[结果]术中无骨水泥渗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VP治疗疼痛性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资料显示,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首要疾病。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有195万,死亡156万,存活者中半数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新发病人直接医疗费高达100亿元人民币,给我国经济造成非常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患者一般应用溶栓治疗,但由于严格的适应证和医疗条件的限制,目前一些治疗方法如急性期溶栓仅能满足极少数患者的需要。因此,研发适合广大脑卒中患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21世纪全世界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本专辑选译自《medicina》第43卷第2期“ブレインアタック2006——t-PA?代の診断と治?”专辑,希望能够对神经科医生在进行临床溶栓治疗时有所帮助。本专辑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陈谅教授审校。  相似文献   
6.
头痛的国际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头痛的诊断标准不明确,因而头痛的诊疗和研究工作存在很多混乱。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发表了《头痛的分类和诊断标准》。这一标准促进了头痛的诊疗和研究,对曲普坦的开发也有很大贡献。此后,根据最新进展于2004年修订了该标准,并发表于《Cephalalgia》,日语版也已公布。国际头痛分类第2版(ICHD-II)作为头痛诊疗和研究的基准,对头痛医疗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68例骨肿瘤致病理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骨肿瘤病理性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自1995年6月~2002年10月共收治68例病理性骨折.引起病理性骨折的肿瘤中,转移癌27例(转移至四肢17例,脊柱8例,锁骨2例).原发恶性肿瘤20例(骨肉瘤13例,尤文氏肉瘤3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良性肿瘤21例(骨巨细胞瘤12例,骨囊肿4例,内生软骨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各2例,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初步临床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7.2年,转移癌中7例行局部广泛切除,假体置换,未见局部复发,功能良好.8例行病灶刮除,髓内针内固定,其中4例死亡,3例局部复发.13例骨肉瘤患者,9例对化疗敏感,行保肢手术,术后未见局部复发,预后良好,4例对化疗不敏感,行截肢术,术后均有肺转移.12例骨巨细胞瘤,7例行肿瘤广泛切除,假体置换,术后随访未见局部复发.5例行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其中3例复发.结论:对于转移癌、骨巨细胞瘤和一些良性肿瘤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肿瘤的彻底切除和假体置换对于控制局部复发是有效的,并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对化疗敏感的骨肉瘤患者,即使骨折,经过化疗和适当处理后,也可行肿瘤的彻底切除和假体置换,也可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和降低肺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邻关节骨囊肿的临床特点。通过1例股骨头颈部临关节骨囊肿诊治中发现新的病理改变,追问有髋部疼痛、跛行15年病史,关节面软骨破坏、磨损、消失,囊肿周围骨质硬化、变白,髋臼亦硬化、变白。方法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头颈部邻关节骨囊肿进行分析,手术方法行股骨头颈部肿瘤切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发现头颈部圆形破坏5·0cm×3·4cm×3·2cm,关节间隙消失,半脱位,圆形骨质破坏内含胶冻样物并有灰白纤维组织囊壁,囊壁易剥离,厚约2mm,股骨头剖面正常骨质消失,转化为白色硬化矿化骨,髋臼骨质亦硬化、变白。结果随访8个月,病灶无复发,功能良好。结论邻关节骨囊肿是一种罕见的类肿瘤疾患,难于早期正确诊断;建议行MRI检查,并尽早结合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完成诊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切片及20例肺良性疾病组中的VEGE的表达,并对肺癌组织中CD34单抗体标记血管计数(MVD)。结果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80%(64/80),明显高于肺良性组织15%(3/20)(P<0.05),并与肺癌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VEGF表达阳性组MVD(59.76±11.66)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组(38.49±5.38)。结论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过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的恶性潜能有关,并在肺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