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7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医药卫生   6993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MRI在浸润性小叶癌(IL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乳腺密度对其影响。方法:选取75例术前30天内行MRI检查的I-Ⅲ期ILC患者列入本项研究,根据腺体含量评估乳腺密度,在MRI下测量肿瘤大小,并对比其与病理大小的一致性。结果:75例入组患者中26例(34.7%)患者经MRI评估发现新的可疑病灶,20例(26.7%)患者改变了手术方式。高密度乳腺型患者额外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密度乳腺型患者(51.6% vs 22.7%,P=0.010)。MRI评估肿瘤大小在低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低估(36.4% vs 12.9%,P=0.024),在高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高估(6.8% vs 29.0%,P=0.010),但两组患者与病理大小一致性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结论:ILC患者术前乳腺MRI检查能够提高额外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而乳腺密度是影响MRI评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晓  张志常 《现代肿瘤医学》2019,(23):4169-4175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8年甲状腺结节相关SCI论文,并建模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数据可视化、聚类分析等方法,使用CiteSpace分析工具,分析来源于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论文的出版情况、国家、机构、作者、知识基础与研究热点。结果:到2018年10月31日截止,研究了4 618篇论文。发表论文数:美国在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一,延世大学在研究机构中排名第一,Kwak JY在所有作者中排名第一。从2010年开始,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在稳步增长,有相当多的论文发表在如《新英格兰杂志》、《THYROID》、《JAMA》、《CELL》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甲状腺结节的SCI论文参考文献聚类为6类,分别是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current statu、radiofrequency ablation、ultrasound elastography、goiter area、data system。代表研究前沿的关键词是meta-analysis、recommendation、thyroid carcinoma、shear wave elastography与bethesda system。结论:本文通过对国际上甲状腺结节的研究基础、研究热点的分析,阐述了甲状腺结节的研究趋势,为我国医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龙岩市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止痛,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现的镇痛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2h、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整个产程中均未发现镇痛副作用。结论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7.
8.
我们对1973~1993年期间因脊柱结核施行病灶清除及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术的病人613例进行随访,发现术后复发病人18例,现就复发原因分析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病人,男性8例.女性IO例。年龄7~门岁,平均年龄28.5岁。复发时间:1~2年8例,第3年4例,第4年3例,5~6年2冽,12年1例,平均复发时间3年2个月。18例病人中合并脏肿Ic例,瘦管4例,其中混合感染2例,截瘫1例。1·2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抗结核药物为辅的综合疗法。术式为病灶清除或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术。本组18例术前均给予抗结核药物3~4种联合化疗三~4…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硫贲妥钠静脉诱导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40例择期全麻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异丙酚组:诱导时以25 mg/kg异丙酚静脉注射;硫贲妥钠组:以5 mg/kg硫贲妥钠静脉注射,分别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异丙酚组诱导后血压有一过性下降,心率无明显变化;硫贲妥钠组,插管后血压、心率增加明显,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诱导插管与硫贲妥钠相比,前者对心血管的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杀虫脒属中等毒有机氮类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中毒后很快出现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及时正确抢救及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17例杀虫脒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