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少东  张振书  张杏泉  周殿元 《肿瘤》2002,22(2):112-115
目的 探讨耐药细胞和药敏细胞中caspase - 3mRNA、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试图阐明caspase - 3在诱导耐药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 1/ 0 8,通过RT -PCR研究caspase - 3的mRNA在细胞毒药物处理耐药细胞0h ,2 4h及药敏细胞 0h ,6h时的表达 ,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在耐药细胞中 0h ,6h ,2 4h ,30h的表达和药敏细胞中 0h ,6h ,2 4h的表达 ,DNAladder检测其特征性凋亡 ,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耐药细胞和药敏细胞在 0h ,2 4h表达的caspase- 3mRNA无显著性差异 ,蛋白表达在耐药细胞中 6h有微量表达 ,30h出现更小片断 ;药敏细胞在 6h时出现小片断 ,2 4h完全裂解。细胞DNA分析表明耐药细胞 30h出现典型的凋亡谱带 ;应用了caspase - 3抑制剂后细胞凋亡延迟。药敏细胞 6h出现典型的凋亡谱带 ,应用抑制剂后凋亡延迟。结论 提高耐药细胞用药量仍可以使耐药细胞凋亡 ,其凋亡的过程与耐药细胞相同 ,均有caspase - 3的激活 ,而抑制了caspase - 3的活性 ,凋亡可被抑制或是延迟 ,其差别在于耐药细胞需要较高的药物诱导浓度。耐药细胞与药敏细胞的凋亡机制的差别可能在于凋亡发生前的诸多因素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介绍慢性骨髓炎的治疗经验。方法:术前停用一切抗生素2周,有窦道或创面者连续3天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术中取髓腔内脓液、炎性肉芽组织或死骨再次送培养,然后彻底清创,清除失去活力的一切组织。若脓液较多,行滴注引流2~4周。脓液较少骨量不足者,1期植骨,否则3~6个月后2期植骨。再依软组织缺损情况,采用局部皮瓣或肌瓣转移修复。结果:68例患者均获治愈,行皮瓣修复者全部成活;植骨者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个月。随访6个月~16年,无1例复发,皮瓣质地好、功能佳、外形满意。结论:彻底清创、依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恰当选择植骨时机并及时以皮瓣或肌瓣覆盖创面改善局部血运,是根治慢性骨髓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处理危险区骨骼肌肉系统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骶2脊索瘤先施行前路经腹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然后再切除肿瘤,可减少出血。对腹股沟区或腘窝区较大肿瘤与股、腘大血管及神经紧密粘连者,先从肿瘤远近端血管、神经正常部分解剖出血管神经,再向病变区解剖,容易完整切除肿瘤。对锁骨上区肿瘤,先截除一段锁骨,然后从肿瘤远近端正常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处,向肿瘤部游离并保护好胸膜,可较安全地切除肿瘤。而对于腓骨头、颈及其周围部肿瘤,先解剖出腓总神经及其各肌支,尽可能保留肌支。结果:11例危险区(紧邻大血管、神经区域)良性或低度恶性骨骼肌肉系统肿瘤,采用先从肿瘤远近端正常血管、神经处游离出神经、血管,再向肿瘤部解剖,均顺利解剖出大血管及神经,并完整切除肿瘤。所有病例无复发,亦无肢体功能障碍。结论:对紧邻重要血管及神经的较大良性或低度恶性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先从正常段血管、神经向肿瘤部解剖游离,既可彻底切除肿瘤,又可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引起肢体功能障碍,是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研究所在胃癌细胞 SGC790 1初步诱导的胃癌耐药细胞的基础上 ,又用逐步诱导的方法诱导出了可以耐受高剂量长春新碱的胃癌耐药细胞系 SGC790 1 /VCR0 8。该细胞株生长缓慢 ,形态如成纤维细胞 ,胞体大 ,胞浆丰富 ,有少量颗粒状物质及较长的丝状伪足。细胞呈团状生长 ,不易消化成单个细胞 ,在 1 0 %小牛血清的完全培养液中 ,有一定的增殖能力。与 SGC790 1相比 ,它的营养消耗大 ,对培养液的要求较高。该细胞株对VCR、ADR的耐药性为 SGC790 1的 1 6倍、4.6倍。经免疫组化证实 :SGC790 1 /VCR0 8细胞表面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后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受伤部位、伤肢温度、末梢循环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缺血时间长短,对患的肢体损伤和创面进行检查。在一定的临床经验积累下,选择外科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术后指导患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对22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手术后,21例保肢成功;1例因吻合血管过少而第4、5足趾及足跟皮肤坏死。与其他手术技巧相比,本临床经验的成功率为95.5%(21/22),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另有3例由于缺血时间太长而截肢。对截肢患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半年后肌力恢复达Ⅳ^ ,1年后皮肤瘢痕软化,对患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的结果明显优于未行功能训练。结论: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其有利于对患进行更确实有效的手术治疗和保肢锻炼。探查伤处血管前,先控制远、近端出血,可使术野清晰、减少失血量,亦可提高患的肢体保护。轻易结扎知名血管对患末梢循环有不利影响。筋膜间隙切开可有效防止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运用此经验对患的肢体保护和治疗后的功能锻炼,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尺神经外膜松解并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经确诊的2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尺神经外膜松解及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术中观察并记录尺神经卡压的部位、范围、粗细及质地等;术后观察患者感觉恢复、肌萎缩恢复、爪型手恢复及手指内收、外展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6例肘管综合征病例均获随访,23例明显改善,运动感觉均获恢复;2例感觉恢复,运动无恢复;1例运动、感觉均无恢复。结论:尺神经外膜松解并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时肘管综合征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者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8.
1997年~1998年我们对16例第一足趾完全离断后(无再植条件)残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吻合浅静脉、皮神经的足背岛状皮瓣逆转的方法修复,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17~66岁;第一足趾远节完全离断9例,近节完全离断7例,均无再植条件,残端均伴有骨质外露。术前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测以证实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的存在,并在足底深支处作标记。以足背动脉(内、外踝连线中点与第一趾蹼间连线为其行程)为轴,以足底深支为皮瓣旋转点,按比实际创面长、宽各多出1cm设计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四肢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四肢神经鞘瘤行肿瘤彻底切除,术后随访0.5年-3年,平均15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无复发;30例无任何功能障碍,1例残留部分功能障碍,经肌腱转移行功能重建后得到改善。结论:四肢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时,只要仔细剥离、耐心解剖,可完整切除、杜绝复发且可防止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