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2,VEGFR-2)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备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并研究其生物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VEGFR-2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VR-2, DNA序列分析证实后,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 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VEGFR蛋白表达;以氯化钙法将pcDNA3.1-VR-2转化减毒沙门菌SL3261,制备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口服型疫苗免疫C57BL/6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外周血VEGFR-2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成功制备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ELISA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抗体滴度随着免疫时间和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在免疫6周后产生了高水平抗VEGFR-2 IgG类抗体(1.07±0.018),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14±0.033)和质粒对照组(0.14±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3.17,P=0.000).MTT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靶细胞MS1的杀伤率随着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在效靶比8∶1时CTL活性(89.38±1.51)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15.17±2.54)和空质粒对照组(12.99±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42,P=0.000).结论:成功制备了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该疫苗可激活小鼠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进一步抗肿瘤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中老年较多出现的一类创伤性疾病,早期多倾向于非手术治疗,主要因为一方面该骨折前多伴有较多内科疾病,以前认为手术会增加死亡率。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内固定器械的完善,术后患者便于护理,可早期运动。并发症和死亡率大为减少,手术已逐渐能被耐受手术的患者所接受,我们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该骨折2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非手术疗法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我科自2007年2月~2012年10月采用自体悬吊单摆牵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6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2年,平均1年1月;L3~L4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云南元宝枫黄酮对个旧肺鳞癌细胞(YTMLC)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开发应用元宝枫黄酮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元宝枫黄酮对YTML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元宝枫黄酮对YTMLC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元宝枫黄酮对YTMLC细胞 p53、p21、bcl-2、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元宝枫黄酮作用YTMLC细胞48 h后,IC50为(108.53±8.22)mg/L。流式细胞术显示元宝枫黄酮既可以诱导YTMLC细胞凋亡,也可以引起YTMLC细胞坏死。元宝枫黄酮对p53、p21、bax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均有明显上调作用;对bcl-2基因表达有下调作用。结论云南元宝枫黄酮可以抑制个旧肺鳞癌细胞(YTMLC)体外生长,引起肿瘤细胞坏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p53、p21、bax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ToPoⅡ与癌细胞体外药敏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至2006年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80例,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其组织中ToPoH表达状态,用MTT法检测TOP0Ⅱ不同功能状态下各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Vp-16(足叶乙甙,ToPoⅡ抑制剂)的敏感性及差异。结果:以、rp-16的IC50值计算,ToPoⅡ高表达组患者是低表达组患者的1/6,显示出较高的化疗敏感性。结论:肺癌组织中ToPoⅡ功能状态可能对其化疗的敏感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T2DM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与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T2DM组)137例和健康体检者(NC组)96名,测定两组FPG、FInS、血脂、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IGFBP7。结果T2DM组除TC和LDL-C外,其余指标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T2DM组IGFBP7四分位数将其分成4组(Q1~4),各组间年龄、BMI、C-RP、TNF-a、Fins、HOMA-IR和HOMA-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T2DM患者IpFBP7与年龄、BMI、C-RP、TNF-a、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r=0.264、0.173、0.255、0.227、0.192、0.325,P〈0.05),与HOMA-IS呈负相关(r=-0.324,P〈0.01)。年龄、C-RP、TNF-n和HOMA-IR是影响新诊断T2DM患者IGFBP7水平的独立因素(β’=0.318、0.186、0.239、0.255,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IGFBP7与年龄、C-RP、TNF-a和HOMA-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简称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蒿甲醚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检测蒿甲醚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TUNEL法检测蒿甲醚对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蒿甲醚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经药物作用24、48、72 h后,IC50分别为(32.27±0.15)、(27.48±0.08)、(25.00±0.37)μg/mL;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蒿甲醚作用后,G2/M期细胞增多;流式细胞术TUNEL法显示蒿甲醚作用后K562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蒿甲醚可以抑制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C(Cyt-C)和Survivin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Cyt-C和Survivin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手工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9例结肠腺癌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yt-C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和Cyt-C在正常结肠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0%和30.0%,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9.5%和78.0%,Survivin蛋白和Cyt-C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增加(P<0.05);Cyt-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成正相关(P<0.05);Survivin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5);两者与浸润深度,肿瘤的大小,患者的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和Cyt-C在结肠癌中表达增加提示Survivin和Cyt-C对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CD151 shRNA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CD151基因shRNA表达载体,转染人肺癌细胞株A549,逆转录PCR(RT-PCR)检测CD151 mRNA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结果:转染CD151基因shRNA表达栽体后,CD151 mRNA表达显著降低,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伴有MMP-9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CD151基因沉默可以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MMP-9基因表达下降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产妇血清中HBV—DNA含量与母乳HBV—DNA含量的关系,以便更好的指导母乳喂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方法,对80例乙肝血清学阳性的产妇血清及乳汁中HBV—DNA定量检测,分析血清HBV—DNA含量和乳汁HBV—DNA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80例患者中,60例血清HBV—DNA检测阳性,其中HBV—DNA含量〉1×10^5IU/ml为39例,血清HBV—DNA〉1×10^5IU/ml的39例患者,有30人乳汁中检测到HBV~DNA,阳性率为76.92%,而且乳汁中HBV—DNA含量对数值与血清HBV—DNA含量对数值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4(r=0.924);≤1×10^5IU/ml为21例,血清HBV—DNA≤1×10^5IU/ml的21例患者,乳汁中均未检测到HBV—DNA,乳汁HBV—DNA阳性患者,血清HBeAg(+)占80%,HBeAg(-)占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乳汁HBV—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妇血清与乳汁中HBV—DNA含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血清中的HBeAg与乳汁中HBV—DNA含量无明显关系,血清中的HBeAg作为产妇哺乳传染性指标,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