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利用MRI技术连续采集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时图像,观察并测量软腭、舌、喉的运动规律及最大活动度。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原发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3例,中位年龄58.5岁(28~78岁)。20例患者中鼻咽癌7例,口腔癌3例,口咽癌5例,下咽癌3例,鼻腔鼻旁窦2例。根据AJCC第八版分期Ⅰ-Ⅱ期患者2例,Ⅲ期8例,Ⅳ期10例。结果 吞咽时软腭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1.06±0.31)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后移动距离为(0.83±0.24) cm且近似正态分布。舌体向后移动距离为(0.77±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含压舌板行图像采集患者舌上移位移为0,无压舌板患者舌体中位上移距离为1.23 cm (0.59~1.41 cm)。喉向上移动距离为(1.14±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前移动的中位距离为0.4 cm (0.27~0.90 cm)。结论 吞咽运动有可能发生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并引起大体肿瘤体积(GTV)及周围正常组织移动;因此在制定放疗计划时应注意GTV至PGTV的个体化外放距离,以保证肿瘤处方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位听功能状况,探讨糖尿病与位听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眩晕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其位听功能的变化。结果在被调查的137例受试者中:①85例(62.04%)患者存在听力损失,其中糖尿病病程≤10年者115人,65例(56.5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糖尿病病程>10年者22人,听力损失者20例(90.90%)。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失与病程有关,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率高(P=0.001);②114例(84.44%)患者存在前庭功能受损,94例(68.61%)存在耳鸣,49例(35.77%)主诉耳闷堵感;③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与性别有关(OR=2.076),男性较女性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率高(P=0.07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失发生率高,且与患者性别和糖尿病病程有关。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率高,男性患者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3.
眩晕是临床中常见症状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采用多分类变量逻辑回归探讨年龄、性别、慢性病等因素对前庭功能的影响,并利用数据拟合分析眩晕患者年龄分布趋势。结果发现听力下降侧更容易出现前庭功能下降,同时还发现7.6岁和45.4岁为眩晕发病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聋伴发眩晕、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分析,了解典型外周性眩晕疾病的平衡特点.方法 正常对照组:47例健康成年人,20~58岁,男性2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6.2±13.3岁.眩晕组:40例外周性眩晕患者,20~68岁,男性1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8.3±13.2岁;其中突发性聋伴发眩晕10例,20-67岁,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5.0±17.9岁;梅尼埃病14例,25~64岁,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8.9±11.0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6例,25-68岁,男性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9.8±12.0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稳定极限范围测试和硬平板和泡沫板的睁、闭眼共计六种模式的平衡功能评价.结果 (1)正常对照组和眩晕组的身体压力中心移动面积平均值在T2、T3及T5时有差异,分别是P=0.006,P=0.024,P=0.000.(2)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稳定极限范围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00.(3)突发性聋伴发眩晕、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身体压力中心移动面积没有统计学差异,P=0.148-0.660;三种典型外周性眩晕疾病的稳定极限范围没有统计学差异P=0.678.结论 (1)外周性眩晕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下降,其损伤后平衡维持和康复需要借助视觉和本体觉补偿;(2)外周性眩晕疾病的稳定极限范围减小,在眩晕患者的平衡康复训练中应适当训练以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降低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6月明确诊断BPPV的患者90例,详细记录病史、伴随症状、既往史,进行耳科常规检查、纯音听力测试和前庭功能检查,使用视频眼震图观察记录视动功能试验、冷热试验、水平滚转试验、变位试验等,计算半规管轻瘫(canal paresis,CP)值。结果①患者平均年龄(52.48±15.43)岁,男女比例为1∶2.1;耳鼻咽喉科首诊36例(40.0%)、神经内科首诊31例(34.4%)。②后半规管BPPV 51例(56.7%),水平半规管BPPV 18例(20.0%),上半规管BPPV 20例(22.2%),混合型BPPV 1例(1.1%)。③行前庭功能检查78例患者中有52例(66.7%)出现CP,当病史≤2周、2周〈病史≤1个月、1个月〈病史≤6个月、6个月〈病史≤5年、病史〉5年,CP所占比例分别为42.9%、61.5%、75.0%、84.2%、62.5%,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77例单侧BPPV患者中,患侧CP25例(32.5%),健侧CP11例(14.3%),双侧CP15例(19.5%)。④行纯音听力测试,67例BPPV患者(68耳)中有21例(21耳,30.9%)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结论 BPPV是常见的前庭系统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伴有前庭功能异常和感音神经性聋,临床上应重视对BPPV患者前庭功能和听功能评价,以明确相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迎来首都医科大学建校50年周年之际,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及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主办的2010年国际眩晕论坛于10月15~17日在北京世纪金源酒店隆重召开。10月16日上午8时,本次论坛由组委会副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龚树生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7.
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目前该症状已形成庞大的患者群体,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眩晕及发作时的一些伴随症状对患者身体、情绪甚至心理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患者生活、工作能力下降.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并量化的指标来评估眩晕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本文主要就眩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儿童眩晕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自身或视物旋转或昏沉感而就诊的553例儿童眩晕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 ①553例儿童年龄4~15岁,平均9.51±2.83岁;男341例(61.66%)、女212例(38.34%),男女之比为1.61:1;②就诊年龄和初次眩晕发病年龄的高峰期分别在9.51岁和8.62岁,发病无季节性,主要症状为自身或视物旋转,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小时;③约20.98%的儿童眩晕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均正常,异常组中以外周性眩晕多见(78.04%,341/437),半规管功能异常者占63.83%(353/553);④256例眩晕儿童直系家属中有眩晕史,其中171例(66.80%)出现水平半规管功能异常.结论 儿童眩晕以发病年龄的6~11岁为高发段;男性多于女性;以外周性眩晕为主,但也应注意部分眩晕儿童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听力损伤与前庭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分为突发性聋伴眩晕组和不伴眩晕组,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纯音听力测试、耳蜗电图以及前庭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听力和前庭损伤的发病规律。结果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年龄分布11~76岁,中位年龄45.00岁,其中男性106例(58.89%),女性74例(41.11%),男女性别比为1.43:1。①突发性聋伴眩晕的发生率为38.33%,女性患者中伴眩晕组(50.72%)明显高于不伴眩晕组(35.14%);②听力曲线特点为全聋型曲线(38.67%)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听力损失程度以极重度聋(62.67%)为主;③66例伴眩晕的患者行前庭功能检查,58例(87.88%)出现外半规管功能下降,3例(4.55%)有优势偏向等中枢指标异常,5例(7.58%)功能正常,患者出现听力损失与前庭功能同侧损伤的发生率为65.15%,两者具有统计学一致性,不同性别间异常率无差异;④伴眩晕组合并有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颈椎病)者33.33%,不伴眩晕组合并慢性病者28.8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伴眩晕的突发性聋发生率较高,约占1/3;听力损失以极重度聋为主且以全聋型听力曲线居多;耳蜗功能与前庭功能多同时受累,同侧损伤者占2/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分析影响眩晕患者精神心理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3例眩晕患者,进行UCLA眩晕问卷、HAMA量表和HAMD量表调查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并对眩晕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逻辑回归。结果在接受测试的253例眩晕患者中有122人(48.22%)HAMA结果异常,85人(33.60%)HAMD结果异常。研究结果显示①随着病程逐渐延长,HAMA的平均分值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HAMD得分之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随着眩晕发作频率逐渐增高,焦虑、抑郁的比率有增高趋势,以焦虑为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前庭功能是否异常对HAMA、HAMD结果无显著影响。④逻辑回归提示,若眩晕患者为女性且发作频率较高则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状态。结论眩晕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其中焦虑倾向更为明显。女性患者容易出现精神心理情绪问题,眩晕发作频率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