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消蛇甲丸配合化疗对胃癌术后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江涛  袁威  王春霞 《陕西中医》2009,30(9):1110-111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四消蛇甲丸配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副反应的疗效。方法:158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后4周开始进行静脉化疗,采用FAM方案。对照组在化疗的同时,服用四消蛇甲丸(生晒参、焦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法半夏、木香等)。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无瘤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有显著差异。结论:胃癌术后在静脉化疗的同时,配合四消蛇甲丸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生存质量和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B超引导下肝穿刺置管低压冲洗治疗肝脓肿的效果,提高肝脓肿的治愈率。我科对18例肝脓肿患者采取了在B超定位下进行肝脓肿穿刺置管后用敏感抗生素生理盐水溶液低压冲洗治疗的方法,共治疗232个脓肿,脓肿最大直径18cm。结果18例患者全部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认为本法具有创伤轻、副作用少,住院周期短、经济负担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5年来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经验,探讨腹腔镜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病人21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8例成功利用腹腔镜完成肠粘连松解术,2例改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肠粘连松解术,1例中转开腹。结论利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入腹腔途径创伤小,能全面的探查腹腔内脏,较快地发现粘连部位及范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减少了再粘连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为预防粘连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胸痛,持续6月加重15 d,未向他处放射,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无消瘦、体质量减轻及神经内分泌症状,体格检查无异常.行X线片检查提示前纵隔占位,后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前上纵隔可见一大小约6.0 cm×3.6 cm×2.5 cm的囊实性占位,囊内可见多发小的囊壁结节,边界规整,周边可见絮状稍高密度影,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见图1~4).骨窗显示前方胸骨局部骨皮质不连续.分别注入对比剂后25 s(动脉期)、50 s(静脉期)行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囊内结节强化明显.手术前拟诊:前纵隔占位,畸胎瘤可能,良恶性待定.  相似文献   
6.
2003年5月-2005年5月笔者在整形烧伤患者中应用注液肿胀法止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碘-125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附有放射碘-125(^125Ⅰ)粒子的机织式支架植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以期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3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附有^125Ⅰ粒子的机织式支架植入治疗,术中、术后观察随访支架植入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食管病变长度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3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支架植入成功率均为100%,仅3例患者胸部有明显疼痛不适感,经对症处理后缓解;随访6个月,随访33例,失访2例,死亡1例,因年龄偏大,体质较弱死亡。术后3个月,吞咽困难缓解率为100%,治疗后较治疗前食管病变长度明显缩小(P〈0.05),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有^125Ⅰ粒子的机织式支架能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症状,还可对肿瘤进行组织间放疗,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氯化钾静脉滴注有利于心脏的正常收缩和机体代谢,为纠正患者因手术禁食;应用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呕吐、持续胃肠减压等原因造成的低血钾[1],在输液时常规加入10%氯化钾,而静脉滴注氯化钾常可导致局部疼痛,严重时可引起静脉炎,针对这一问题,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本文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输液时对疼痛的患者应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涂擦后湿敷疼痛局部20~30 min进行临床研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9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肘部瘢痕挛缩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4~16岁.9例患者为上肢火焰烧伤或热液烫伤创面,经换药愈合后出现瘢痕挛缩;2例患者为肘部瘢痕增生挛缩畸形,行瘢痕切开松解植皮术后1年再次出现瘢痕挛缩.瘢痕组织均位于肘关节腹侧,其中6例为成熟蹼状瘢痕,5例为成熟片状瘢痕组织.病程1~12年,肘关节活动范围45°~100°.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