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儿科护理学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护理文化内涵创新建设的经验和体会。论述结合儿科学的发展,合理调整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既保留传统授课在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又体现以"应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增加了儿科中医特色护理实用内容,培养学生儿科中西医护理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用中西医护理方法解决儿科护理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护理人才找到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尚庆娟  甘秀妮  骆文龙 《重庆医学》2007,36(12):1143-1144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医疗机构为顺应医院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创造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治疗方法很多,疗效高低不一。为探索较经济实用的方法,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对102例CA患随机分组,在高频电离子术清除疣体后,分别给予口服左旋咪唑或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半喉切除术后及鼻咽癌放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方法:将41例手术或放化疗结束2个月后的头颈部癌患者按疾病分为3组,应用华盛顿医科大学生存质量量表及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喉切除患者,半喉切除患者及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652.083±160.560,768.067±116.749,700.732±1.204.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在娱乐消遣、语言交流及吞咽效能方面,3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上说,头颈部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各组患者降低的生活质量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为临床及家庭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评头颈部癌患者术后或放化疗后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6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存质量的总分为717.45±109.6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确诊距今时间、疾病种类、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并发症、经济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结论]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既要重视生理因素,也要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躁狂症患者的犯罪学特征,为更好地从事司法精神病学服务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近8年以来我室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案例整理、归纳后进行犯罪学特征、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对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违法行为做比较分析。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作案前有动机共43例(58.90%),无动机30例(41.10%)(χ2=4.630,P=0.031)。作案前有准备45例(61.60%),没有准备28例(38.40%)(χ2=7.918,P=0.005)。作案后反侦察27例(37.00%),自杀以及其他精神异常表现46例(63.00%)(χ2=9.923,P=0.002)。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有责任能力21例(28.80%),无责任能力18例(24.70%),部分责任能力43例(46.60%)(χ2=6.154,P=0.046)。其中抑郁症患者43例(58.90%),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30例(41.10%)(χ2=4.630,P=0.031)。抑郁症患者在作案前有准备28例(65.10%),无准备15例(34.90%)(χ2=7.860,P=0.005),作案时间有选择28例(65.10%),没有选择15例(34.90%)(χ2=7.860,P=0.005),作案后有自杀等精神异常表现34例(79.10%),无异常反应9例(20.90%)(χ2=29.070,P=0.000)。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在作案有动机20例(66.70%),无动机10例(33.30%)(χ2=6.667,P=0.001),作案时间有选择9例(30.00%),无选择21例(70.00%)(χ2=9.600,P=0.002);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患者在作案时间选择(χ2=8.718,P=0.003)、作案后表现(χ2=11.574,P=0.001)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违法行为常常具有作案有动机、作案前有准备、案发后出现自杀和其他精神异常表现居多的特点。其中抑郁症较躁狂症多见,其作案常常具有事前有准备,作案时间有选择,作案后自杀及其他精神异常表现突出等特点。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作案常常具有案发前有作案动机、作案时间选择少等特点。两组对照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比躁狂症患者作案前更有准备,作案后更多出现自杀以及其他精神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行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相关护理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对5例6岁以下的先天性聋哑症患儿行奥地利Me—Del公司生产的Combi40型电子耳蜗植入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长期艰苦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从辨别环境声响,分辨音量大小,到能听懂语言和学习语言。结果 全部患儿术后无并发症,术后30d人工耳蜗开机调试,效果良好;现在已能发出正确声音,取得了预期的临床效果。结论 人工耳蜗成为重度或极重度语后聋成人和儿童及语前聋儿童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机会较少。为家庭及患者确定适当的期望值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术后要经过长期的语言训练才能重建听力系统,同时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就医服务,是医院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医疗行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法宝。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医在第一时间面对患者,是密切患者和医院的情感纽带。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专业分科的细化。导医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门诊部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导医团队。建立“以患者为本”的服务机制,树立起了医院良好的窗口形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家政专业是新兴专业,教学涉及医学、护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在家政专业教育中,我校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家政专业存在的问题,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与家政企业跨区域的合作,开展以社区为依托的职教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管理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刑事案件中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违法者的犯罪学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性,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对30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研究,所得资料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成组t检验等。结果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违法者犯罪时有一定的犯罪动机者为81.3%,作案前有可疑的诱发因素者占研究总体的73.0%,作案前对作案对象、工具有选择者分别占总体的64.7%和62%,59.7%对作案时间无选择,为临时起意。作案后50%的被鉴定人缺乏逃避掩盖等反侦察手段,或有可疑的反侦察行为者39.7%,无伪装75.0%或可疑伪装22%。被鉴定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工作学习能力轻度损害者分别为80.4%和74.3%。相关分析发现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与作案动机的相关系数为r=0.116(P=0.049)、与作案先兆(r=0.114,P=0.048)、作案的诱因(r=0.172,P=0.003)、作案地点选择(r=0.139,P=0.016)、作案工具选择(r=0.170,P=0.003)、作案后的反侦察手段(r=0.132,P=0.022)及自知力(r=0.293,P=0.000)。结论部分刑事责任精神病能力违法者是符合CCMD或/和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精神障碍患者,作案多有犯罪动机,作案前有可疑的诱发事件,作案前对作案对象、工具有选择,作案后缺乏逃避掩盖等反侦察手段,或有可疑的反侦察行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违法者在犯罪学特征与多项犯罪学特征呈正相关,其中与自知力和作案前诱因两项相关性较强,可将上述特征量化并结合作案当时的精神病理学特点,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