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激素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推测是通过雌激素受体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因此,与雌激素合成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子.与雌激素合成基因(CYP11A1、CYP17、CYP19)和代谢基因(CYP1A1、CYP1B1、CYP1A2)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在调节乳腺癌易感性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型受体(FGFR2)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其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近年研究表明,这种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以及临床病理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Luminal A型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具有细胞分化程度高、侵袭力低的特点.研究发现,Luminal A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仍可达到26.3%,且淋巴结转移数量越多,其5年生存率越低,所以有相当数量的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会有较差的预后.本文...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作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的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12.2%和9.6%,但与中国乳腺癌患者明显相关的基因多态位点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2q35 rs13387042和8q24 rs132816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风险关系,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SNaPshot)分析方法,检测了280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287例绝经前正常对照者2q35 rs13387042和8q24 rs13281615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结果:2q35 rs13387042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和对照样本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8q24 rs13281615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和对照样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2q35 rs13387042位点,与GG相比,GA和GA+AA基因型携带者显著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1.793,95%CI:1.177~2.733,P=0.007;OR=1.691,95%CI:1.122~2.550,P=0.012),而AA携带者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无关(OR=0.572,95%CI:0.104~3.153,P=0.521);与G等位基因相比,A等位基因显著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1.505,95%CI:1.033~2.193,P=0.033)。对于8q24rs13281615位点,与AA相比,AG、GG和AG+GG基因型携带者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无关(OR=0.992,95%CI:0.660~1.490,P=0.968;OR=1.047,95%CI:0.642~1.708,P=0.853;OR=1.007,95%CI:0.682~1.487,P=0.971);与A等位基因相比,G等位基因不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OR=1.021,95%CI:0.809~1.288,P=0.863)。结论:本实验证实2q35 rs13387042多态性位点能够增加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易感风险,而8q24 rs13281615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CLP46基因在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2个细胞系(乳腺癌低度侵袭转移细胞系MCF-7、中度侵袭转移细胞系MDA-MB-231)中hCLP46 mRNA的表达差异。取MCF-7和MDA-MB-231细胞株进行培养,分别加入100 μmol/L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并设对照组,培养72 h,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P15蛋白表达。结果 RT-PCR检测hCLP46结果显示,在MCF-7和MDA-MB-231细胞系中,内参基因GAPDH的表达量相近,hCLP46基因在两个细胞系中均表达,其中MDA-MB-231细胞系中的表达高于MCF-7细胞系。两个细胞系分别加入TGF-β培养72 h后,与相应的对照细胞系相比,P15的表达均有降低,hCLP46基因高表达的MDA-MB-231细胞中P15表达较MCF-7细胞显著降低。结论 hCLP46基因过表达可能抑制TGF-β对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P15基因的上调,hCLP46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CLP46基因在乳腺癌中mRNA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48对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hCLP46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CLP46基因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2.368,P<0.05);癌组织中hCLP46基因表达水平仅与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LP46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量增高,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有助于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7.
放疗对胃低分化腺癌组织PCNA和nm2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除合理胃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外,放射治疗作为胃癌治疗的辅助手段已被临床应用。随着癌基因、抑癌基因研究的深入,本研究通过研究胃癌放疗前及放疗后标本的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和nm23蛋白的表达,对其变化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案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推测是通过雌激素受体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因此,与雌激素合成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子.与雌激素合成基因(CYP11A1、CYP17、CYP19)和代谢基因(CYP1A1、CYP1B1、CYP1A2)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在调节乳腺癌易感性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推测是通过雌激素受体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因此,与雌激素合成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子.与雌激素合成基因(CYP11A1、CYP17、CYP19)和代谢基因(CYP1A1、CYP1B1、CYP1A2)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在调节乳腺癌易感性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致病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该基因的功能,从而引起个体肿瘤易感性的差异和个体内生物活性物质效应的改变。本研究旨在研究HER-2基因多态性与其蛋白表达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3例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MassARRAY技术平台检测HER-2基因rs2517954和rs2517955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并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P53及Ki67表达。以Pearson χ2分析这两个位点和其蛋白表达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共显性模型下,HER-2基因rs2517954和rs2517955位点多态性与其蛋白表达相关(χ2=9.613,P=0.008;χ2=9.613,P=0.008)。在显性模型下,HER-2基因rs2517955位点TT纯合突变型和CT杂合突变型的频率与其蛋白表达相关(χ2=8.894,P=0.003)。HER-2基因rs2517954和rs2517955位点多态性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Ki67及P53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ER-2基因rs2517955多态性位点与其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对该位点进一步研究可能有助于阐明乳腺癌中HER-2蛋白的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