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目的探讨p27^kipl、p53、cyclin D1基因的表达在早期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LAB)检测70例早期胃癌和70例对照组(包括正常胃黏膜、胃增生性息肉、胃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p27^kipl、p53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1)在70例早期胃癌中,p27^kipl、p53、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6%、61.4%、52.9%,而在70例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6%、4.3%,各指标在两组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2)在早期胃癌中,p27^kipl表达水平的下降与肿瘤位于贲门部和胃窦部以及与组织分化程度低相关;(3)p53的表达阳性多见于患者年龄≤50岁组和肿瘤〈30mm组;(4)cyclin D1与肿瘤的浸润至黏膜下层有关。(5)50%病例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同时异常表达明显高于单基因异常表达(32.9%)。结论在早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p53、p27^kipl、cyclin D1均发生异常表达,三种基因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石蜡切片中,对特定细胞或组织进行显微切割和分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特别是对研究异质性肿瘤(如癌前病变、原发肿瘤等)的基因改变和形态学之间联系很有帮助。在进行显微切割时,为了辨别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或功能,往往要进行组织化学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这就有可能对DNA模板的质量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反应系统造成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实施耳鼻喉内窥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具有个体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护理,检查结束后逐一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家属的总满意率为98.8%,优于对照组91.6%,实验组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47.8%,明显低于对照组94.4%,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鼻喉内镜检查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大大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提高留置针置管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住院行头皮静脉穿刺患者146例,分析影响留置时间的因素。结果穿刺部位、送管及固定技术、封管技术、输入药液的性质、小儿及家长的合作程度是影响套管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的管理可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波 En Vision法对 p5 3蛋白在冷冻切片的快速检测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 4 9例良性病变组织和 5 1例恶性病变组织作 p5 3蛋白的检测 ,冷冻切片采用微波 Envision法 ,常规石蜡切片选用 S- P法。结果 两种方法表达率几乎一致 ,且恶性病变组织 p5 3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结论 微波 Envision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 ,在冷冻切片中快速检测 p5 3基因的表达 ,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40种秦岭“七药”最低抑菌浓度的测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秦岭“七药”的抗菌作用。方法:将40种民间秦岭药制成100%的生药原液,以不同的稀释度与11种标准菌种共同培养,观察其抑制作用,以传统抗菌中药黄连作为对照组。结果:有37种“七药”对一种菌具有抗菌作用,占实验“七药”总数的92.5%,有29种“七药”对两种革兰氏阳性与两种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占实验“七药”的72.25%;有18种“七药”对7种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占实验“七药”总数的45%。结论:供试的多数秦岭“七药”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少数“七药”的抑菌作用与黄连相当甚至更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立心脉安片质量标准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心脉安片中主要中药人参、黄芪、丹参、赤芍及冰片等5味中药进行了定性分析,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心脉安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0.48~0.63mg/片,加样提取回收率为99.5,RSD=1.08(n=6);精密度RSD=1.9(n=5);稳定性RSD=1.5(n=5,8h内);回归方程:Y=5729483X-29445,R=0.9997,线性范围是0.05μg~0.83μg。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心脉安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肿瘤EGFR和c-erbB-2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EGFR和c-erbB-2是否可以作为合适的治疗靶应用于食管癌靶向治疗。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89例食管癌原发病灶及对应的51例转移淋巴结的EGFR和c-erbB-2表达。结果EGFR总的阳性表达率为73.0%(65/89),其中高表达(++和+++)为37.1%(33/89)。转移淋巴结EGFR高表达与原发病灶EGFR高表达的情况有良好的一致性,21例原发病灶EGFR高表达的病例中仅2例淋巴结EGFR表达下降为(+)。c-erbB-2总的阳性表达率为31.5%(28/89),其中c-erbB-2高表达为18.0%(16/89)。约70%的c-erbB-2高表达病例其转移淋巴结保持该特点。结论食管癌转移灶EGFR高表达的程度与原发灶一致,提示抗EGFR靶向治疗在食管癌中有应用前景。尽管食管癌c-erbB-2高表达率较低,但转移灶与原发病灶之间的一致性较好,就阳性病例而言,c-erbB-2作为治疗靶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手术室开展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开展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对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7年1月-1999年12月间2966例术中冷冻常规病理切片的病理诊断。结果:手术室组良性病变占65.12%,高于病理科组的55.11%;手术室组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0.33%和0.66%亦略高于病理科组0.15%和0.50%;其次,手术室组日平均例数达到6.15例,比病理科组的1.68例明显增多。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术中冷冻切片和病理诊断,大大满足了临床医师手术中确定病变性质的要求,而且有利于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间沟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分在早期评估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以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东莞市企石医院ICU收治的52例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入院后第24、72 h进行BIS值监测,同时对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进行检测; 按照患者预后(3个月时)的情况分为清醒组、意识障碍组和脑死亡组,对同组间不同时间点的各个监测值进行比较,对3组间同一监测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BIS值、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关联性进行判断; 计算BIS的曲线下面积,评估BIS能否作为早期评估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及预后的指标。结果 清醒组、意识障碍组和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 BIS值分别为67.5±14.2,53.9±16.5,35.2±23.6,入院后第72 h BIS值分别为68.3±12.3,52.2±19.7,32.0±17.5; 不同时间点比较意识清醒组入院后第24 h BIS值低于入院后第72 h,意识障碍组及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高于入院后第72 h; 同一时间点比较无论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BIS值都低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低于清醒组(P<0.05)。3组入院后第24 h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0.49±7.29)、(23.26±6.67)、(27.35±5.86)分; 3组入院后第72 h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23±6.23)、(25.12±5.23)、(29.67±4.25)分; 不同时间点比较意识清醒组入院后第24 h APACHEⅡ评分高于入院后第72 h,意识障碍组及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低于入院后第72 h; 同一时间点比较不论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高于清醒组(P<0.05)。入院后第24 h 3组GCS评分分别为(8.15±1.89)、(5.69±1.63)、(3.56±0.89)分; 入院后第72 h 3组GCS评分分别为(8.24±1.16)、(5.58±1.71)、(3.42±1.02)分; 不同时间点比较意识清醒组入院后第24 h GCS评分低于入院后第72 h,意识障碍组及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高于入院后第72 h; 同一时间点比较不论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GCS 评分低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低于清醒组(P<0.05)。BIS值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BIS值和GCS评分之间呈线性正相关(r=0.355,P=0.00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373,P=0.016)。3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不管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与意识障碍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 意识障碍组与清醒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BIS值的ROC曲线下面积都是最大的。结论 急性脑损伤患者的BIS值和患者昏迷程度呈正相关,BIS值可以作为早期评估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