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鼠体内My D88在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诱导肺纤维化后的表达变化,从而进一步探索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BLM分别诱导My D88基因缺失型与野生型小鼠肺纤维化,HE、Masson染色检测肺部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野生型小鼠模型My D88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基因缺失型小鼠模型肺纤维化程度均轻于野生型,野生型造模组小鼠My D88表达量及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y D88基因缺失型小鼠造模组羟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y D88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进程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癌症的进展不仅与肿瘤细胞本身有关,还与其他相关的参与者有关,包括癌细胞募集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这些分子构成了肿瘤的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是循环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和癌症之间起着重要的联系作用,在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中起积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可能被认为是多种癌症类型的新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呼吸道感染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痰标本后进行细菌、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116例患者标本共分离出2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8.98%(71/245),革兰阴性菌占60.00%(147/245),真菌占11.02%(27/245),主要病原菌占比排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主要革兰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低于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3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00%.白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0.00%.结论:老年肺癌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抗感染治疗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病原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CP病原菌感染及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 - 2017年12月门诊及住院CP治疗患者826例,分析病原菌感染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26例CP病人中培养阳性患者482例,感染率为58.35%。482例患者检出病原菌520株,G+球菌448株(86.15%)、G-杆菌49株(9.42%)、G+杆菌23株(4.42%)。G+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尿路感染史、每周手淫次数≥2次、每周性生活次数≥4次、长时间憋尿史、固定体位时间≥3 h、性伴侣感染、酗酒是发生CP病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及药代动力学知识正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制定防治危险因素的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Farnesol,FOH)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形态转换、生长与活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体外构建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以未加药为对照组,CSA、FOH、FOH联合CSA为处理组,经不同处理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白念珠菌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62株白念珠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产膜能力。经过不同药物组处理后,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基因中,除了转录抑制因子TUP1基因的mRNA表达量上调,其它基因:ALS3、BCR1、HWP1、TEC1、Ume6、CPH1、GAT2、CEK1、CSH1的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示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群体感应分子Farnesol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SA较CSA与Farnesol单一用药在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抑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从而增加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某医院脑膜瘤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性与生物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 - 3月脑膜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的162株AB,采用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VITEK-2分析仪分离鉴定;体外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cc法;以96孔微孔板半定量法测定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对比各类菌株的生物膜阳性率及生物表型分布情况;运用多重PCR技术对亚胺培南敏感和耐药的AB的相关特异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162株AB中XDR、MDR的耐药率高达75.31%(122/162);敏感组、MDR组、XDR组的AB中产生物膜率依次为24.70%、35.19%、40.12%。具有产生物膜能力且对亚胺培南敏感和耐药的AB的OXA-23、OXA-51、CarO、及AdeABC外排泵相关基因中,OXA-51、CarO均被检出,其表达无明显差异,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A-23型AB是该院神经外科行脑膜瘤切除术后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生物膜的形成也影响着颅内感染AB的耐药性,临床应提高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张伟  孙莉  王微微  侯伟伟  刘静    商安全   《现代预防医学》2020,(14):2644-2647
目的 分析女性需氧菌性阴道炎病原菌特征,为需氧菌性阴道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 - 2019年医院收治的339例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339例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中,25~29岁区间患者122例(35.99%),为AV高发年龄段;其次为30~34岁区间患者97例(28.61%)。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5.92%)、金黄色葡萄球菌(22.25%)、B群链球菌(14.65%)和粪肠球菌(9.86%)。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低于30%。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在30%左右。结论 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G-杆菌较少,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是经验性治疗和预防的推荐药物,同时应开展育龄妇女阴道感染筛查,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戊型肝炎急性肝衰竭(HEV-ALF)患者血清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CPS1)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评估血清CPS1水平对HEV-ALF患者30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6家医院的100例HEV-ALF患者、100例急性戊型肝炎(AHE)患者以及100名健康人群3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EV-ALF患者30 d随访期内是否死亡, 分为死亡(n=21)和生存(n=79)亚组;根据HEV-ALF患者血清CPS1的中位数水平, 分为高CPS1水平(n=50)和低CPS1水平(n=50)亚组;根据HEV-ALF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分为病情好转(n=55)、病情波动(n=32)和病情恶化(n=13)亚组。收集所有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PS1水平。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高CPS1水平和低CPS1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血清CPS1水平与HEV-ALF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CPS1水平预测HEV-ALF患者30 d病死率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液体活检外周血清miR-22 和miR-126 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 年5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确诊的127 例NSCLC患者,设健康对照112 例,采用qPCR检测患者血清中miR-22 和miR-126 的相对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及ROC曲线分析miR-22 和miR-126 在NSCLC发展与转移预测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病例组血清miR-22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miR-126 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腺癌患者相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miR-22 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miR-126 显著降低(P<0.01);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血清miR-22 水平升高、miR-126 水平相对降低(均P<0.01);与未转移患者相比,转移患者血清miR-22 水平升高,而血清miR-126 水平降低(均P<0.01);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与没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相比,血清miR-22 水平升高但miR-126 水平降低(均P<0.01)。血清miR-22 与miR-126 水平对NSCLC预测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99.11%和84.30%、82.68%和96.40%。血清miR-22 与miR-126 水平对NSCLC转移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59.74%和96.00%、84.00%和62.30%。结论:在NSCLC患者血清中,miR-22 呈高表达而miR-26 呈低表达,液体活检miR-22 和miR-126 可作为预测NSCLC的发生及转移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